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七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七

清代 成鹫

叶并秋葵怯早霜,花兼朝槿度斜阳。与君相去溪南北,红蓼苍葭各一方。

诗人成鹫的古诗

朝天行赠王固山裕公入觐还粤见过

清代 成鹫

天气清宁疑蘸碧,天象穹窿如屋极。天家近在五云边,天威不违颜咫尺。

小人望天天九重,大人格天天一德。凤皇振响仪天庭,啼鴂鸣鸠胥屏息。

大鹏奋翼抟天风,鹪鹩斥鴳低颜色。人生大小各有天,天上天下宁悬隔。

我翁本是天上人,身骑天马乘天驿。朝天到日天门开,朝天归来天路直。

天衣出箧带天香,天书开卷承天泽。建牙吹角天鼓鸣,驻节维舟问良觌。

昨日领军今固山,回首天衢旧相识。山人乃是天下人,头带高天忘帝力。

日中见斗天宇宽,蔀屋窥天虚室白。王乔一别去朝天,今来重见朝天舄。

朝天归去当何如,巩固山河比磐石。我作朝天行,持赠朝天客。

天阙重重指顾间,延伫天南望天北。

开元寺探泉

清代 成鹫

停舟偶过开元寺,就地还寻最胜泉。石甃久荒苔藓外,茶瓢犹挂薜萝边。

当时一滴成花雨,终古馀波及稻田。老衲不知陵谷变,殷勤挹注奉金仙。

题罗元宰四时行乐图 其二 莲池刻漏

清代 成鹫

白社閒寻惠远师,花边闻漏独归迟。笑声乍落红尘外,应是溪桥送客时。

挽郑听轩 其二

清代 成鹫

漫将呼吸辩存亡,一笑清风万古长。野史近添高士传,里儿争识郑公乡。

心空止有愁肠在,身死犹闻侠骨香。夙习破除除不尽,待君林下更商量。

挽李

清代 成鹫

曾借名园受一经,频来犹记旧池亭。为僧不敢通年谱,隔世还思见典型。

风树几回悲坠叶,摄提初转散晨星。老成凋谢今如此,一曲长歌问渺冥。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十二

清代 成鹫

若木扶疏绕一亭,低枝临水水泠泠。花边茗椀迟佳客,不信人间有醉醒。

病中放言 其四

清代 成鹫

三尺胡床七尺躯,横身无计笑区区。清谈我不如夷甫,嫚骂谁能恕灌夫。

紫陌追风鸣叱拨,华堂秉烛醉屠苏。茂陵多病曾知否,日夕吟呻独向隅。

仙牛岭阻雪即事 其五

清代 成鹫

路入千峰望转迷,每凭风力见高低。仙牛别有藏身处,岂恋寒岩异草栖。

题富春山房 其二

清代 成鹫

山以富春名,春山富现成。断金卑梓泽,介石薄连城。

姜桂堪调鼎,芝兰自荐馨。翻嫌钓鱼叟,临老入东京。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 其十八

清代 成鹫

远不深山近不郊,独存贞实宿林坳。风中硕果云中鹤,露顶丹砂共一巢。

送罗山甫入京

清代 成鹫

锦江流水接通津,野老长歌送远人。古道论交君仅见,新诗盈箧客非贫。

登临记得曾游路,匡济偏宜未老身。挥手不须怅离别,重来应及岭头春。

丹霞十二咏 其六 松涧涛风

清代 成鹫

一种孤高不易攀,此身只合住深山。养成鳞甲为龙去,化作云涛林鹤还。

声入空林人寂寂,响归幽涧水潺潺。叮宁莫把松风卖,留在千岩万壑间。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 其五

清代 成鹫

赤肉团中老衲衣,朝来赐紫自光辉。止应博得佳人笑,尽日红尘逐马飞。

送远辉律师住持明月寺

清代 成鹫

异地同参即近邻,谩因离合别疏亲。名山今有居亭主,大地谁为讲律人。

忽夏忽秋秋已暮,适来适去去何频。长空明月遥相见,待与吾师转法轮。

送无我师还里,兼柬里中诸子

清代 成鹫

同游几日复离居,赠别无多意有馀。白发淹留非所惜,红尘归去欲何如。

新诗近欠名山债,密约凭将故里书。岐路转多心转惑,从来儿女会牵裾。

弹子矶 其一

清代 成鹫

薄暮轻舟过石矶,重寻金弹没苔衣。而今大地无征战,不用阳戈反落晖。

寄云庵和尚

清代 成鹫

海幢门外钓鱼翁,袖手旁观日出东。祗有痴顽同木石,久无方便寄诗筒。

太阳早已知投子,信祖何曾识懒融。珍重同参老禅客,共来廊下问幡风。

寄马卧仙

清代 成鹫

閒从世外识人豪,最喜先生道眼高。花甲输君加四齿,冰霜欺我上三毛。

虚堂下榻迟留带,破衲生寒待赠袍。愿借南薰消伏暑,抱琴应许过林皋。

送李静庵广文还仁化学署兼怀前广文郭元修暨旧游诸子 其一

清代 成鹫

浮图杰阁锦江头,曾记鹓行狎野鸥。前有林宗后元礼,送君还拟嗣同舟。

白菜

清代 成鹫

老根嫩茎,黄花绿叶。香积有馀,齑缸总摄。

成鹫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62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