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出瀛东门,朔气侵衣裳。岿然外家冢,枕此官道傍。
下马一顿首,草木寒无光。去茔数举武,升我舅氏堂。
舅年六十馀,鬓发惊苍浪。老妗悲且喜,叩我家事详。
贱子再拜言,有亲天一方。晏岁东南征,岐路多风霜。
忆昔四小甥,玉立森成行。岂期中道间,少者多沦亡。
人生若电火,展转摧中肠。矧兹远行役,聚散安可常。
但愿母家好,庆远流弥长。尽此酒一尊,别泪纷瀼瀼。
去住两凝睇,古木留残阳。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周公起江右,历官大司空。文章夙有志,尝叩蓬莱宫。
愿藉九天宠,致身列宿中。刑曹得良誉,藩辅无全功。
南畿与西浙,国赋忧难充。主上屡顾之,政柄付此公。
肩舆行列郡,活计归深衷。仓囷日委积,货布时通融。
出纳有盈缩,岁事无丰凶。坐令数千里,民力不告穷。
纷纷两京道,续续舟车通。邻封借羡馀,边檄分陈红。
东南二十年,一老如帡幪。云胡事弗偶,谗起惊宸聪。
公归浩难期,民惠嗟无终。所在貌公容,如奉家主翁。
我生已迟暮,素仰先达风。兹来识民隐,非独暵涝螽。
文法岂不密,治效将无同。公名当益显,日与江流东。
采采砀中姬,肃肃詹氏姥。夫君久违荣,家事独攻苦。
帙登龟算七,儿有凤毛五。一人迥超群,宦学迈其父。
诰锡盘龙书,名属司马部。朅分郡守符,绾此建昌组。
仕途与家便,慈容喜先睹。松阳岁将阑,梅萼纷已吐。
画堂开宿酝,綵服动新舞。遂哉忠孝心,君恩子何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