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仁里族侄佐时家庆卷后八绝 其五

书仁里族侄佐时家庆卷后八绝 其五

明代 程敏政

书斋晴日乍挥毫,天与佳儿一字褒。吉兆已开休忘取,家风须并士风高。

诗人程敏政的古诗

赠泰塘画鱼程翁希明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叠嶂如城水满川,门前乔木翠参天。路人来往能相指,文献传家几百年。

王介翁画梅为文远赋 其四

明代 程敏政

晓霭轻笼玉雪颜,暗香摇动水云閒。依稀认得湖中景,僧舍茶烟午过山。

题四马图 其四

明代 程敏政

凉风簌簌动拳毛,入眼骊黄价并高。未脱盐车充上乘,当时谁作九方皋。

玩芳亭为段太监次西涯韵

明代 程敏政

沿径入芳园,萧然觉尘迥。起登罨画亭,四望如野景。

平生汉阴志,俛仰惭掣绠。墙竹来清风,水花破幽泂。

主人性爱客,时遣送佳茗。摩挲灵璧峰,孰是仇池境。

妙哉竹石趣,蕞尔车徒骋。草色侵帘帏,芸香袭衣领。

为和郢中篇,烦心坐来省。

五月十二日公署后园偶步

明代 程敏政

堂西亭子大于瓢,一雨才晴暑半消。几日不来亭上坐,拥阶蒿梗绿齐腰。

题溪南吴景岑瞻翠卷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三十年前晚翠诗,京华无限故园思。而今瞻翠开新册,多病何能续旧词。

集李绝句十八首 其一 登京口望江楼

明代 程敏政

故国园林草自芳,望中情地转凄凉。行人莫苦登高阁,高处何曾见故乡。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三

明代 程敏政

祝告频繁只自尤,精诚何待舞雩求。心期挽得银河水,一洗穷檐万斛愁。

日出入行

明代 程敏政

朝看红云出东海,暮看红日沈西山。西沈东出不自已,行人到此伤心颜。

家居徽歙间,身缀蓬莱班。南亲闱兮北帝阙,古来忠孝两难尽,此途此去终来还。

仰天戴日歌一曲,不觉清泪流潸潸。

司言仪宾邀赏莲不赴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雨馀凉思绕芳丛,行令还应折翠筒。胜赏未容多客预,一枝原号状元红。

十九日访马天禄佥宪于西城不遇马上戏成四绝录奉一笑从者以是疲惫 ...

明代 程敏政

彷佛君犹未到京,我家投刺见君名。相期自有神交在,不比秋鸿社燕情。

堂前梅树忽一枝生入厨檐

明代 程敏政

金丸无数缀烟梢,调鼎何缘列上肴。似便主人齑菜腹,一枝低趁入山庖。

题吴氏乐义卷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商山深处一斋居,远客归时乐有馀。教子义方开义塾,牙签重理竹洲书。

早行过岳庙闻钟

明代 程敏政

子规啼彻曙光分,岳庙钟声隔坞闻。白发愿随鸿庆主,云中一候武夷君。

大坂行一首奉挽汪隐君夫妇并赠其子佥宪希颜

明代 程敏政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杨叔瓛地官挽歌六章 其五 惺惺泉

明代 程敏政

一泓挑出浅沙间,照影如分镜里颜。知是吟魂长不散,月明来此弄潺湲。

乘风夜过无锡寄致政秦廷韶方伯及诗社诸君子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一归方喜称閒身,十口那堪更索人。半夜随风挂帆去,负君相候洗缨尘。

宿宛陵书院

明代 程敏政

自从删述来,诗道几更变。骚些无遗声,汉魏起群彦。

谢绝及宋沈,入眼已葱茜。颓波日东驰,李杜出而殿。

当时多浑成,岂必事精鍊。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邮传。

坐令诗道衰,花月动相眩。千载宛陵翁,惟我独歆羡。

翁词最古雅,翁才亦丰赡。一代吟坛中,张主力不勌。

遂使天地间,留此中兴卷。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称善。

纷纭较唐宋,甄取失良贱。无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见。

渺渺岁将夕,南来宛陵县。顿首升翁堂,松竹犹眷眷。

感慨抚陈迹,江水一再奠。我心夙景仰,我学诚袜线。

上想三百篇,斯境复谁荐。

慰李世贤学士丧子 其三

明代 程敏政

每回骑马到君家,延坐中堂解供茶。白日重来空泪落,窗间惟有字如鸦。

除夜家燕听埙子鼓琴

明代 程敏政

山乡明日是新年,寿母情深夜不眠。耳畔莫嫌无管籥,小儿初解拂冰弦。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6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