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程通
泰运君臣共履端,弘敷五福兆民安。天开夏正壬寅统,气转春阳甲木干。
五色祥云舒凤翼,万年寿酒上龙颜。微臣瞻仰勤三祝,社稷尊崇等泰山。
春日闻唐比部将至荆州 其二
几载相逢见面难,祗凭尺素报平安。江陵不日君须到,春月春花好共看。
夜宴韩同年宅
王门更漏已沈沈,此夜相逢共醉吟。浩饮不辞非嗜酒,清狂时发为知心。
诗因得趣联偏好,话到忘言意愈深。携手出门同一笑,春风和气蔼儒林。
较猎
草深春暖马初肥,较猎平原晓合围。声振乾坤雷万鼓,影摇山岳火千旂。
苍鹰攫兔林间下,野雉惊人马首飞。击射竞誇谁得隽,凯歌齐向月中归。
敬和春景韵 其一
东皇布德育群生,二月仁风遍海城。原上草青堪放马,墙头柳绿可藏莺。
一尘不作天如洗,万景俱新日与明。朝退玉阶无个事,杖藜时向小桥行。
寄汪育德斋 其三
往事休论钓六鳌,乡心日日念同袍。雨馀种药连琼圃,风里听松游翠涛。
湖海宦游人独远,丘园养素道弥高。自嗟碌碌成何补,双鬓年来已二毛。
和靖江府钟纪善韵 其二
辽东望江左,荡荡是天衢。日侍亲王驾,云从长者车。
歌曾誇白雪,酒不羡黄垆。归向朝端说,今吾非故吾。
寄彬上人
高僧话别忆匆匆,欲写相思意万重。乳水澄弘涵夜月,石门幽胜福仙踪。
寺深广福应难到,路入杨溪莫易逢。何日乘閒一相访,共听清论说降龙。
寄故人罗宪彰
胄馆交游已有年,新诗同和业同传。别来辽水东西地,望断山关咫尺天。
塞雁阻云空问信,窗鸡叫月几忘眠。沈阳长史如相问,为道思君意惘然。
和项公立秋韵
梧桐飘一叶,四海总知秋。已喜河山静,还惊岁月流。
籁声风不定,凉气雨初收。借问衡阳雁,飞飞若为谋。
送李志宁归省
孝子别成均,南归楚水滨。檐头缃帙旧,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来时禁柳青。都门频送客,我亦倍思亲。
为葛士延题竹 其一
凤集庭前更引雏,风翻翠尾任扶疏。有时彷佛声敲玉,静听如何却又无。
元宵 其一
上元佳节几时逢,知是新春正月中。香散梅花千点雪,舞低杨柳一帘风。
楼头玉漏声从转,策下金吾禁已通。况喜君王恩似海,人歌人醉万方同。
和胡纪善元宵韵
结綵移来海上山,游人耽赏不知还。锦城信在繁华里,紫府祇违雷尺间。
爆竹殷雷声起蛰,落梅飞雪解生寒。朝端亦有登瀛者,步步春风玉佩珊。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五
退朝行殿侍吟坛,剪烛吟诗到夜残。一胆信知如斗大,寸心还欲似天宽。
文章李杜齐名易,勋业伊周接踵难。深荷国恩无以报,几回兴念几忘餐。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七
蚤岁驰声翰墨场,君恩一饭岂能忘。桂香已占中秋月,菊老犹禁纶节霜。
内展经纶资治道,外扬威武控遐方。夜来有气冲牛斗,知是文章是剑光。
春日闻唐比部将至荆州 其一
每忆唐求思渺然,别离何似路三千。今朝喜得南来使,报道相逢二月天。
敬和春景韵 其二
新诗同和酒同酣,三月才过十又三。红日腾光辽海上,白云回首大江南。
一生心地常摅赤,八品官袍尚著蓝。君宠母恩俱未报,几回兴念几停骖。
和翁纪善韵
云隔东江远,风高塞北寒。游人归未得,愁思满征鞍。
和同官韵
底事年年应候来,乾坤荡扫净氛埃。挽回一气非无力,发育群生讵有胎。
弱柳窥春开翠眼,落花飞雪点瑶台。几翻掠海冲归雁,阵阵纵横字字杯。
次项公见示雪中诗韵 其一
天娥剪水作飞琼,散乱随风片片轻。草木霎时春共老,乾坤入夜马同明。
蓝关征马千年事,剡水扁舟万古情。翻笑海滨游猎者,归来何处觅行营。
程通
(1364—1403)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151篇诗文
次项公见示雪中诗韵 其二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六
题黄克文先生竹溪图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二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三
送项公回浙江祭祖 其二
三月廿五连
寄黄侍御克敬谪归
二月七日舟过桃源先是连日风浪至日恬静因而有作
送项公回浙江祭祖 其一
送王大参
送赵子艺疏侍
题白云丹室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六
和吴典仪韵
寄周知县汝楫和韵
送金别驾赴广州太守
梦萱吟
元宵 其二
敬和双头莲房
送詹观归省 其一
和朱引礼韵
寄方希古
恶蚊
和曹先生体民韵 其二
为萧尹题墨梅
送解大绅
送陈君还池州省亲
春日即景
题石镜
敬赋双头莲房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
和钟纪善韵
过韩氏先茔
送舒侍御
题绿照亭和韵
随驾幸教场
菊涧歌寄赠许子
赠黄太守 其一
和曹先生体民韵 其一
寄汪育德斋 其二
爆竹
兰亭怀古
舟次潇湘
瓜洞钟灵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二
题方宗义先生石友轩
和十八府翁纪善韵
寄汪育德斋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