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程通
邂逅忽相遇,从容不忍离。剧谈当日事,还动故乡思。
江左卜邻近,辽西识面迟。从今永为好,如发复如丝。
寄汪育德斋 其一
独倚江楼思怆然,乡心每与雁争先。吴山楚水隔千里,红叶黄花又一年。
自叹微才终后学,敢图清誉继前贤。来书过尔相推许,宁不怀惭祖逖鞭。
较猎
草深春暖马初肥,较猎平原晓合围。声振乾坤雷万鼓,影摇山岳火千旂。
苍鹰攫兔林间下,野雉惊人马首飞。击射竞誇谁得隽,凯歌齐向月中归。
奉使途中
轻云将雨洗尘泥,丹诏驰飞过小溪。草不知名随处发,鸟如相识出林啼。
韶光明媚诗情逸,道路崎岖客思迷。回首亲闱在何许,白云缥缈太行西。
敬赋双头莲房
挺身己自出泥污,况复同根更并居。兄弟重闱青帐幕,子孙齐见黑头颅。
秋风太华名双美,夜月西湖影不孤。喜遇时来连采纳,为君开抱献联珠。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七
蚤岁驰声翰墨场,君恩一饭岂能忘。桂香已占中秋月,菊老犹禁纶节霜。
内展经纶资治道,外扬威武控遐方。夜来有气冲牛斗,知是文章是剑光。
和朱引礼韵
海宇清宁氛祲收,大明于赫迈虞周。天生圣主八千岁,春到皇家第一州。
济济佩声臣北面,曈曈日色殿东头。承恩归去添诗兴,倚遍东风十二楼。
寄汪育德斋 其三
往事休论钓六鳌,乡心日日念同袍。雨馀种药连琼圃,风里听松游翠涛。
湖海宦游人独远,丘园养素道弥高。自嗟碌碌成何补,双鬓年来已二毛。
送解大绅
九重丹诏下徵贤,驿骑旋飞又著鞭。壮志先凌鹏海外,骊歌叠唱鹤祠前。
声名振达云霄上,文彩光辉日月边。鹓鹭齐班荣宠渥,罗衣新惹御炉烟。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六
灯窗独坐夜忘眠,细玩扬雄草太玄。洞里有天非小景,山中无地不长年。
向阳花木知春早,近水楼台得月先。妙趣悠然真自得,何须呼酒说龙泉。
送唐孟实还绩溪
冰霜严冬月在丑,客邸萧条独株守。掩卷暂向桥门行,忽然遇我平生友。
掀髯一笑临风前,殷勤询问同携手。举杯聊慰别来思,夜雨西窗频话旧。
况复遗我蒙山茶,亦欲报之乏琼玖。明朝送别龙江头,一首新诗一卮酒。
来时密雪绽红梅,归路东风舞官柳。到家如见交游者,道我问讯今安否。
勤学
高斋尽日不吾扃,勤学存心在六经。黄卷千篇深属意,青灯一点漫劳形。
何须苦映孙康雪,更忆曾囊车子萤。窗下十年坚笃志,会须奏对立王庭。
挽章生文喜
学不成名志肯休,奈何天意拂人谋。封章未达黄金殿,作记先登白玉楼。
夜雨西窗閒笔砚,秋风荒冢自松楸。十年高谊今安在,不觉沾衣涕泪流。
荆州登楼 其二
岘首山边秋草生,巴江水上暮云横。北堂迢递空南望,一度登临一怆情。
次项公送别韵就别陈奉祠诸公
百岁交情自古难,才于好处又间关。有诗留别知君厚,无物赠行非我悭。
杯酒忍听三叠曲,片云知隔几重山。天高海阔多鸿雁,无惜音书数往还。
菊涧歌寄赠许子
幽人抱道翚山麓,临涧手植千朵菊。石涧水溢涌金波,灿烂光射幽人屋。
餐英酌泉避俗諠,笑傲翚山无宠辱。适尔群芳摇落时,幽香喜喷满东篱。
閒将白眼看尘世,细和渊明归去辞。
为葛士延题竹 其四
诗家绕径长新篁,解箨抽梢个个长。高士笔精归尺素,醉中疑是对潇湘。
和曹先生体民韵 其一
随猎至沙河回途
西猎沙河曲,东归瀚海浔。冒寒真透骨,触景动关心。
云树家山远,风尘旅思深。前邮如有酒,聊复罄囊金。
北地尘
平沙万顷浩无垠,一阵风来总是尘。初讶瘴烟昏白昼,又疑宿雾翳青旻。
风前欲语难开口,马上相逢不见人。何日乞归优诏许,清泉白石与为邻。
春三月奉使临清
三月正当初一日,驱驰王事上临清。马蹄踪迹追风去,锦服联翩名日明。
花不知名随路发,鸟如相识向人鸣。行行西出榆林外,才过长亭又几程。
程通
(1364—1403)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151篇诗文
古风庆王寿
春日闻唐比部将至荆州 其二
和项公立秋韵
为萧尹题墨梅
送夏佥宪
二月七日舟过桃源先是连日风浪至日恬静因而有作
送朱大使朝京回迎父往福建任所
元宵 其二
寄汪育德斋 其五
和十六府徐纪善韵
庆太守门人韩渊侍亲其兄从戍故弟得以归养
万马图
和吴典仪韵
寄彬上人
和曹先生体民韵 其二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二
送詹观归省 其二
次诸公见赠诗韵 其一
敬和留别诗韵 其二
和于博文韵
和靖江府钟纪善韵 其二
三月廿五连
和胡公韵 其一
元宵 其一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二
和同官韵
元日 其二
会童谢二知事因留夜饮就次诗韵
别方希古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九
敬和题宗谱韵 其一
敬和春景韵 其二
和胡纪善元宵韵
青山白雪
和胡公韵 其二
次稚周岁
送詹观归省 其一
和十八府翁纪善韵
爆竹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三
题练溪閒居卷
和曹先生春游韵
过吕梁洪
雪狮
题石镜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五
送项公回浙江祭祖 其一
敬和春景韵 其一
和王典簿韵
题白云丹室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八
和翁纪善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