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程通
柳色绿堪把,桃华红未齐。君归江南去,芳草正萋萋。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九
双峰列翠近宫城,猿鹤亲人惯不惊。万壑烟霞抟曙色,五更风雨送潮声。
时平不动干戈事,春作方兴耒耜耕。暇日凭高重回首,玉京迢递五云横。
青山白雪
一夜严风透客窗,晓来六出遍穹苍。青山上下如银饰,绿树高低似粉妆。
岭畔寒梅添素白,堤边嫩柳失妖黄。高人极目情无际,收入诗囊赋短章。
和胡公韵 其二
一气回钧万事新,由来元旦属初旬。岁除癸丑年丁丑,月建壬寅日甲寅。
春满龙颜熙日角,云屯虎旅定天垠。忝陪东序遥瞻拜,耿耿丹心拱北宸。
送周生
把酒立离亭,柳色正青青。君逐衡阳雁,迢迢过洞庭。
元宵 其一
上元佳节几时逢,知是新春正月中。香散梅花千点雪,舞低杨柳一帘风。
楼头玉漏声从转,策下金吾禁已通。况喜君王恩似海,人歌人醉万方同。
送人赴举
持杯送别思悠悠,行赴科场礼最优。官样文章生笔底,巍然名誉占鳌头。
十年事业成功早,万里鹍鹏得志秋。龙虎台前须宴赉,金花照耀日光浮。
题存心堂
方寸之间本自然,尚期操守要精专。寻常莫放一毫地,咫尺应驰閒里天。
泰宇日閒云寂寂,灵台夜静月娟娟。堂前揭扁昭彝训,举目常如对圣贤。
寄汪育德斋 其一
独倚江楼思怆然,乡心每与雁争先。吴山楚水隔千里,红叶黄花又一年。
自叹微才终后学,敢图清誉继前贤。来书过尔相推许,宁不怀惭祖逖鞭。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三
山南山北有台莱,蔼蔼王多吉士来。三策未能专汉室,千金何独德燕台。
明朝道德乾坤大,经世文章日月回。惭愧微臣叨典翰,床头笔砚肯生埃。
和项公立秋韵
梧桐飘一叶,四海总知秋。已喜河山静,还惊岁月流。
籁声风不定,凉气雨初收。借问衡阳雁,飞飞若为谋。
菊涧歌寄赠许子
幽人抱道翚山麓,临涧手植千朵菊。石涧水溢涌金波,灿烂光射幽人屋。
餐英酌泉避俗諠,笑傲翚山无宠辱。适尔群芳摇落时,幽香喜喷满东篱。
閒将白眼看尘世,细和渊明归去辞。
题孙允刚饮水轩
智者惟乐水,乐之斯饮之。清贫自足乐,真味谁能知。
江海归吾量,膏粱匪我思。孔颜今不作,千载竟何师。
敬赋双头莲房
挺身己自出泥污,况复同根更并居。兄弟重闱青帐幕,子孙齐见黑头颅。
秋风太华名双美,夜月西湖影不孤。喜遇时来连采纳,为君开抱献联珠。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一
幽居治业几何年,笔表为耕纸作田。云路有梯终稳步,灵台无物自虚圆。
杨花解作三春雪,榆荚空飞九府钱。堪笑子阳非远见,区区只认井中天。
和胡纪善元宵韵
结綵移来海上山,游人耽赏不知还。锦城信在繁华里,紫府祇违雷尺间。
爆竹殷雷声起蛰,落梅飞雪解生寒。朝端亦有登瀛者,步步春风玉佩珊。
题绿照亭和韵
绿照亭前景物都,向人何用说西湖。雨馀春树翠如染,云净晓山青可图。
近水有窗先得月,凭阑无客不提壶。莫辞烂醉扶归去,王道于今似坦途。
题黄克文先生竹溪图
秀色娟娟翡翠滋,溪边新长拂云枝。明年一日春雷动,正是飞腾变化时。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五
退朝行殿侍吟坛,剪烛吟诗到夜残。一胆信知如斗大,寸心还欲似天宽。
文章李杜齐名易,勋业伊周接踵难。深荷国恩无以报,几回兴念几忘餐。
送解大绅
九重丹诏下徵贤,驿骑旋飞又著鞭。壮志先凌鹏海外,骊歌叠唱鹤祠前。
声名振达云霄上,文彩光辉日月边。鹓鹭齐班荣宠渥,罗衣新惹御炉烟。
宴张指挥宅座中戏答操先生观画韵
不到故园今四载,从头点检看如何。东风昨夜回天地,还觉眼前生意多。
程通
(1364—1403)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151篇诗文
和吴典仪韵
敬和桃花马图
和靖江府钟纪善韵 其二
元日 其二
次项公韵
春三月奉使临清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六
题白云丹室
和项公韵
寄黄侍御克敬谪归
勤学
和王长史韵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
会童谢二知事因留夜饮就次诗韵
古风庆王寿
送李志宁归省
和曹先生体民韵 其二
敬和留别诗韵 其二
题汪宗哲绿猗轩
寄周知县汝楫和韵
荆州登楼 其二
敬和春景韵 其一
次诸公见赠诗韵 其一
恶蚊
瓜洞钟灵
次项公见示雪中诗韵 其一
夜宴韩同年宅
敬和元日韵
和钟纪善韵
随猎至沙河回途
春日闻唐比部将至荆州 其一
和曹先生韵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七
敬和元宵诗
送童正蒙归泾川省亲
和曹先生春游韵
雪狮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二
送王大参
敬贺元日韵
寿王诗三十二韵
和十六府徐纪善韵
题石镜
北地尘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五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三
过吕梁洪
赠黄太守 其一
题方宗义先生石友轩
爆竹
三月廿五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