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侍屏翁领客游雪山分得生字

侍屏翁领客游雪山分得生字

宋代 戴炳

雪峰峰顶寺,来此定诗盟。山瀑分云影,松风乱雨声。

眼明春树绿,心醒晓钟清。未好言归去,尘中事又生。

诗人戴炳的古诗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 ...

宋代 戴炳

桑竹森森绕屋边,美池清泚浸良田。桃源只在桃溪上,不信壶中别有天。

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 其二

宋代 戴炳

无奈秋月何,鍊魄金气精。炯炯一轮满,天地冰壶清。

照我方寸景,表里同光明。

归途过麻姑山

宋代 戴炳

山行十里少人家,客子贪程怕日斜。倦坐松根需足力,轻风满面落藤花。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 ...

宋代 戴炳

筑亭疏沼隔尘埃,白白朱朱次第栽。人面春风俱不老,板舆日日看花来。

四月节景

宋代 戴炳

茶歌才了又田歌,节物真成一鸟过。苍竹招风凉意足,碧梧留雨夜声多。

瓜缘茅屋抽长蔓,藕过蔬畦出矮荷。最喜白鸥相狎久,对人自在浴清波。

腊前见兰花

宋代 戴炳

兰丛才一干,独向腊前开。托荫偏宜竹,先春不让梅。

韵从幽处见,香自静中来。便欲纫芳佩,灵均唤不回。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 ...

宋代 戴炳

绿萝翳翳结高林,烟吐霞吞一径深。半夜松凉鹤先睡,满山明月自横琴。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 ...

宋代 戴炳

紫锦囊缄五岳形,白书黑纸秘黄庭。何如琴几焚香坐,细读包牺一卷经。

七夕感兴二首 其一

宋代 戴炳

家家欢笑迓星期,我辈相邀只酒卮。矫俗何须标犊鼻,甘愚不解候蛛丝。

新秋光彩月来处,半夜清凉风起时。一曲玉箫尘外意,此音除是鹤仙知。

项宜父涉趣园

宋代 戴炳

四面山回合,中间百亩畦。入门惟见竹,绕屋半栽梅。

果熟霜前树,鱼肥雨后溪。秋来饶景物,斟酌费诗材。

初游方岩山

宋代 戴炳

图志旧尝看纪载,杖藜今得遍经行。渔翁化石几年钓,仙客有田何世耕。

千尺枯崖蜕龙骨,一帘飞瀑撼雷声。相传逸少曾来此,惜不镌岩记姓名。

赵倅赋喜雪诗为黄堂颂黄堂和韵传示僚属众因续貂

宋代 戴炳

风衮瑶花扑面寒,沾泥点点鹿文斑。要呈腊瑞斗梅好,肯让春容傍柳还。

万户闹添沽酒市,两山穷耸索诗肩。使君宽得忧民念,麦陇青青一望间。

此生

宋代 戴炳

此生毕竟已蹉跎,有酒何妨醉且歌。人世尽缘愁得老,春花偏被雨相魔。

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试上东楼看春景,海山无数列青螺。

己亥十月晦大雷雨

宋代 戴炳

舛运频年见,忧时百虑灰。入冬常苦雨,昨夜又轰雷。

土烂麦难种,虫伤菜失栽。儿童不解事,喜报海棠开。

郑安道终岁相聚临别以诗见贻次韵为谢

宋代 戴炳

解把诗言别,那无计可留。梅花两心事,寒雁五更愁。

我亦高悬榻,君须独卧楼。后回相忆处,莫返雪中舟。

壬子立夏日同郡博士黄次夔游江祖

宋代 戴炳

翰林天酒星,谪堕人间世。豪气眇乾坤,浪迹寄湖海。

峨峨江祖山,片石峙西澨。醉狂御风来,踞坐高傲睨。

一丝聊戏垂,意得在鱼外。青天画屏句,妙越无尘界。

至今五百年,春虹绚晴彩。我来访遗踪,蹑屐扪薜荔。

锦苔剥冰霜,髣髴题字在。属时春夏交,微雨弄轻霁。

同游俱嘉朋,笑语洽倾盖。云木团昼阴,松风奏天籁。

胜践心已惬,酣歌意弥快。欲招台上魂,举爵酹清泚。

今昔自殊时,欣感谅一契。诗成写苍壁,存否非所计。

长啸下归舟,惊湍送飞枻。

次黄叔粲茶隐倡酬之什

宋代 戴炳

美人隐于茶,性与茶不异。苦涩知馀甘,淡薄见真嗜。

肯随世俱昏,宁堕众所弃。灵雨滋山腴,迅雷起龙睡。

野草未敢花,春芽早呈瑞。斗水须占一,焙火不落二。

趣深同谁参,隽永时自试。葱姜勿容溷,瓜芦定非类。

标名寓玄思,微吟写清致。成我君子交,从彼俗客恚。

嚼芳憩泉石,包贡免邮置。辽辽玉川翁,千载共风味。

小楼扁山海图郑安道酒边有诗因次韵

宋代 戴炳

等閒成小集,危眺豁幽情。四面画图出,一襟天地清。

晚云山晻霭,夜月海空明。自有兹楼景,输君第一评。

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

宋代 戴炳

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

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

有永嘉薛君自号云屋来池阳以诗见贻用韵答之

宋代 戴炳

清晨闻剥啄,喜得薛能诗。风月一囊锦,江湖两鬓丝。

寒城吹角夜,孤馆拥衾时。谁会吟心苦,梅花是旧知。

戴炳

戴炳

宋台州黄岩人,字景明,号东野。戴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理宗嘉熙间授赣州法曹参军。少工吟咏。有《东野农歌集》。► 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