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僻居

僻居

宋代 戴炳

地僻尘嚣远,身闲趣味深。清池涵竹色,老树带藤阴。

引鹤随閒步,招蝉伴醉吟。有时燃古鼎,隐几自观心。

诗人戴炳的古诗

代简约诸同官探梅

宋代 戴炳

信是抟沙放手开,渴心空想细论杯。等閒不见便逾月,如此相从能几回。

旧雨已孤重九菊,新诗宜探小春梅。骑驴索句真颜面,要向清溪洗出来。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 ...

宋代 戴炳

晚菘早韭各随时,霜薤青青间露葵。甘脆自堪供小摘,不须他觅养神芝。

次韵晚春二首 其二

宋代 戴炳

田园深有趣,已分隐柴扃。老去情多感,春来梦少灵。

游丝捲晴日,飞絮入空庭。预识今年好,啼鹃枕上听。

上立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为韵 其二

宋代 戴炳

羸牛指为骥,鸣枭认为鸾。彼欲欺一世,自乱耳目官。

吾直不能枉,吾方竟谁刓。何妨寄楚泽,餐菊纫秋兰。

次屏翁冬日韵

宋代 戴炳

晓起冲寒出,霜明日未晞。麦丰来岁本,梅漏早春机。

水涸鱼深隐,蜜成蜂倦飞。静中参物理,一一见精微。

送陈竹屋提干东归

宋代 戴炳

生长由来接社枌,台山越水偶中分。一朝倾盖便知我,千里携家得傍君。

风厚大鹏培怒翼,天寒征雁拆同群。折梅相送齐山路,愁绝江东日暮云。

次韵屏翁咏梅

宋代 戴炳

芳信基花事,东君思亦奇。横枝疏蓓蕾,半树老丰姿。

心共寒霜苦,香惟夜月知。最怜清梦觉,疏影竹窗时。

梳头自叹

宋代 戴炳

短发如冬霜,一朝白一朝。又如深秋柳,槁叶迎风凋。

白者不再黑,白者不复牢。羲娥疾驰骥,乾坤虚悬瓢。

人生寄其间,泛泛波上藻。百岁一大梦,倏忽已隔宵。

胡不适所适,而乃随滔滔。富贵撇眼电,荣华过耳飙。

木散故得寿,龟灵徒取焦。甘拙自安吉,役智滋劳忉。

所以柴桑人,不肯折此腰。

次韵屏翁新元聚拜

宋代 戴炳

履端来聚拜,和气洽昌辰。蕃衍如今日,栽培岂一人。

诗书延泽润,忠厚续长春。相祝无多语,年新德又新。

春日偕兄弟侍屏翁游晋原分得外字因集句而成

宋代 戴炳

既雨晴亦佳,适与赏心会。初日照高林,幽泥化轻壒。

步屧随春风,始觉天宇大。牵怀到空山,逍遥白云外。

青松夹路生,童童状车盖。清川带华薄,阴壑生虚籁。

性达形迹忘,傲然脱冠带。薄暮方来归,月光摇浅濑。

严子陵

宋代 戴炳

赤伏君王访旧游,富春男子只羊裘。一竿本为逃名去,何意虚名上钓钩。

岂潜弟平远图

宋代 戴炳

卜筑占宽閒,修篁老树间。八窗开宇宙,一室贮云山。

野旷行人少,天遥去鸟还。悠然会心处,妙语彻玄关。

侍屏翁领客游雪山分得生字

宋代 戴炳

雪峰峰顶寺,来此定诗盟。山瀑分云影,松风乱雨声。

眼明春树绿,心醒晓钟清。未好言归去,尘中事又生。

有妄论宋唐诗体者答之

宋代 戴炳

不用雕锼呕肺肠,辞能达意即文章。性情元自无今古,格律何须辨宋唐。

人道凤箫谐律吕,谁知牛铎有宫商。少陵甘作村夫子,不害光芒万丈长。

赵倅赋喜雪诗为黄堂颂黄堂和韵传示僚属众因续貂

宋代 戴炳

风衮瑶花扑面寒,沾泥点点鹿文斑。要呈腊瑞斗梅好,肯让春容傍柳还。

万户闹添沽酒市,两山穷耸索诗肩。使君宽得忧民念,麦陇青青一望间。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 ...

宋代 戴炳

秋池清晓濯玄云,鸲眼辉涵紫玉文。细字黄庭应写就,莫将容易博鹅群。

壬子立夏日同郡博士黄次夔游江祖

宋代 戴炳

翰林天酒星,谪堕人间世。豪气眇乾坤,浪迹寄湖海。

峨峨江祖山,片石峙西澨。醉狂御风来,踞坐高傲睨。

一丝聊戏垂,意得在鱼外。青天画屏句,妙越无尘界。

至今五百年,春虹绚晴彩。我来访遗踪,蹑屐扪薜荔。

锦苔剥冰霜,髣髴题字在。属时春夏交,微雨弄轻霁。

同游俱嘉朋,笑语洽倾盖。云木团昼阴,松风奏天籁。

胜践心已惬,酣歌意弥快。欲招台上魂,举爵酹清泚。

今昔自殊时,欣感谅一契。诗成写苍壁,存否非所计。

长啸下归舟,惊湍送飞枻。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 ...

宋代 戴炳

绿萝翳翳结高林,烟吐霞吞一径深。半夜松凉鹤先睡,满山明月自横琴。

甘穷

宋代 戴炳

自甘穷处更何疑,坎止流行信所之。不学昌黎驱五鬼,肯随子厚骂三尸。

堂堂白发欺人出,耿耿青灯独己知。细嚼黄花香满齿,清风千古一东篱。

僻居

宋代 戴炳

地僻尘嚣远,身闲趣味深。清池涵竹色,老树带藤阴。

引鹤随閒步,招蝉伴醉吟。有时燃古鼎,隐几自观心。

戴炳

戴炳

宋台州黄岩人,字景明,号东野。戴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理宗嘉熙间授赣州法曹参军。少工吟咏。有《东野农歌集》。► 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