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中年人,如何洗去“油腻”?

韩愈:中年人,如何洗去“油腻”?

  


  

  作家冯唐曾写过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文章一出,便很快刷爆了朋友圈,有人附和,有人补充,也有人辩驳。但有一点,不管大家嘴上怎么调侃,但内心其实都抗拒被贴上“油腻”的标签。

  对于怎么算“油腻”,或许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但从那些“不油腻”的人身上,我们倒是很容易总结出一些共性,比如注重仪态、独立思考、坚持原则、不倚老卖老等。而在大唐文人圈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应该是离“油腻”二字比较远的一位了。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许多可贵的品质——

  理想主义,不轻言放弃

  斯道未丧,天命不欺,

  岂遂殆哉,岂遂困哉。

  韩愈虽生于官宦之家,但三岁时父母双亡,此后跟随哥嫂颠沛流离。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他人督促。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拿出往年的试卷一看,自信心爆棚,“以为可无学而能”,觉得自己根本不用学就可以答得挺好。但事实远比想象残酷得多:韩愈连续考了三次都落榜,直到第四次才考中进士。

  


  按唐朝的制度,中进士之后还需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真正敲开仕途的大门。接下来吏部的考试韩愈又是三试不中。无奈之下,韩愈上书宰相,结果三次上书三次石沉大海;然后他又拜访权贵,然而三次拜访三次都被拒之门外。

  接连到来的失败和打击,并没有扑灭他内心的希望。韩愈转而投奔地方节度使做了幕僚,他曾说:“斯道未丧,天命不欺,岂遂殆哉,岂遂困哉。”人在做,天在看,我这么努力,老天爷不会辜负我的。

  终于,三十四岁那年,他通过吏部考试,进入中央做官,此后在教育部门、军事部门、监督部门都曾工作过。期间,他因敢言直谏,多次被贬。但一次次被贬并没有磨灭他的上进心。被贬为阳山县令时,他仍刻苦学习,不断反省。我们熟悉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他的治学名联;后来贬任潮州刺史,他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为民谋利的工作中,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他驱除鳄鱼,奖励农桑,兴办教育,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人因此赞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理想主义,不是年轻人的专属。人到中年,仍对生活和事业保持最初的热忱和希望,才是“远离油腻”的第一秘诀。

  坚持本色,敢做敢担当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是一个敢于坚持本色,敢于特立独行的人。宋代文人苏轼曾对韩愈做过一个全面的评价,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首先,“文起八代之衰”,从东汉一直到隋唐,韩愈的文风是具有开创性的。当时主流社会盛行的是骈体文,追求用词华美,声律对仗,但往往缺乏内容和思想。而韩愈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注重逻辑和内涵,强调“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在当时独树一帜。后来,韩愈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响应,最后形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

  其次,“道济天下之溺”,韩愈在唐代举起了复兴儒学的大旗,主张用孔孟之道来唤醒沉沦的社会,重振大唐雄威,尽管屡屡碰壁,但他从未动摇;

  


  其三,“忠犯人主之怒”,韩愈是个耿直忠臣,为了表明自己的思想主张,他屡次直言犯上,激怒皇帝,尽管几遭贬谪,但他都不改风骨;

  最后,“勇夺三军之帅”,韩愈虽被誉为“百代文宗”,但他却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儒弱书生。在朝廷危难之时,他曾力排众议,挺身而出,披挂上阵,以军事参谋的身份参加平叛战争,并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韩愈曾作诗道:“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人们都说精卫填海那是傻,但他认为那才叫专注和坚持。这就是他的人生态度,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让别人说去吧。

  其实,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并敢于坚持自我的人,都是有魅力的人。

  心态平和,不倚老卖老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韩愈三十四岁担任四门博士,这是他步入朝堂任职的开端。

  在任职四门博士期间,韩愈非常积极地提携年轻人。他并一边广收门徒,一边谦逊求学,如他在《师说》中所主张的那样:“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中年韩愈,尊重知识,崇尚真理,却对身份地位等看得很平和。他抨击当时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观念,倡导放下身段去学习。在他看来,年长的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年轻的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中,老师和学生的位置都是动态变化的。

  韩愈官至吏部侍郎后做过一首诗——“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当时的韩愈已经五十六岁,正值早春时节,他邀请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好友张籍一同去游春,然而张籍以工作繁忙和年老为由推辞了,韩愈于是给好友写了这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告诉他春天景色有多美,并劝诫他不要因为工作和年纪,就失去了一颗少年心。

  


  这样一个心态平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大叔,恐怕很让人把他和“油腻”二字联想到一起。

  俞敏洪

  只要内心封闭了,不成长了,就是油腻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讲中认真剖析过“油腻中年男人”这个概念。他认为,“油腻”不只属于中年。不管是20、30岁、40岁还是50岁,只要他内心封闭了,不再成长了,就是油腻。为此他总结了几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贪,主要表现在贪小便宜,斤斤计较等。

  第二个特征叫做俗,主要表现在就是不追求自己内心的丰富,而喜欢炫耀身外之物。

  第三个特征是放弃自己。主要表现是相信“宿命论”,放弃了心中的远方,放弃了进步,放弃了崇高,放弃了对美好的追求。

  第四个特征是装。比如装作有智慧,装作是专家,爱在年轻人面前装,还不肯承认错误。

  最后一个特征就是懒。不爱洗澡、不刮胡子那是外表的懒。最怕的是人内心的懒——懒于思考。

  


  如何才能不油腻?俞敏洪也给自己定了几个标准:

  第一,始终与年轻人为伍;

  第二,继续做好教育事业;

  第三,要始终做个有趣、有意思的人;

  第四,永远保持上进心。

  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愿你始终保持上进。远离油腻,从我做起。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

唐代 韩愈

凭高试回首,一望豫章城。人由恋德泣,马亦别群鸣。
寒日夕始照,风江远渐平。默然都不语,应识此时情。

芍药(元和中知制诰寓直禁中作)

唐代 韩愈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同宿联句

唐代 韩愈

自从别君来,远出遭巧谮。 ——韩愈
斑斑落春泪,浩浩浮秋浸。 ——孟郊
毛奇睹象犀,羽怪见鵩鸩。 ——韩愈
朝行多危栈,夜卧饶惊枕。 ——孟郊
生荣今分逾,死弃昔情任。 ——韩愈
鹓行参绮陌,鸡唱闻清禁。 ——孟郊
山晴指高标,槐密骛长荫。 ——韩愈
直辞一以荐,巧舌千皆fE. ——孟郊
匡鼎惟说诗,桓谭不读谶。 ——韩愈
逸韵何嘈嗷,高名俟沽赁。 ——孟郊
纷葩欢屡填,旷朗忧早渗。 ——韩愈
为君开酒肠,颠倒舞相饮。 ——孟郊
曦光霁曙物,景曜铄宵祲。 ——韩愈
儒门虽大启,奸首不敢闯。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 ——孟郊
清琴试一挥,白鹤叫相喑。欲知心同乐,双茧抽作纴。 ——孟郊

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

唐代 韩愈

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并出知己泪,自然白发多。
晨兴为谁恸,还坐久滂沱。论文与晤语,已矣可如何。

送刘师服

唐代 韩愈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过南阳

唐代 韩愈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孰忍生以戚,吾其寄馀龄。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