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祖茔在哪里,韩愈在《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中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时已说得清清楚楚:“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意思是:“有生之年若回到东郡故里就在我家的田园里耕作,老死后就葬在我的祖茔韩陂。”
韩愈去世后,其得意弟子皇甫湜按恩师嘱托为韩愈操办了丧事。埋在哪里,皇甫湜没说,只是在《墓志铭并序》及《神道碑》中一说“葬河南河阳”,一说“葬河南某县”。在这里,一个河阳不带县,一个有县没河阳,正说明韩愈并未葬在“河阳县”。
直到康熙年间,孟县举人乔腾凤受聘主编《怀庆府志》,仅以韩愈曾自称回河阳省坟墓为由,认定河阳特指孟县,将韩愈故里写成孟县,并将孟县尹村一个无主古墓群指为韩愈祖茔,将其中一个最大的墓指为韩愈墓。民国《孟县志》也记载:“孟县城西北二十里苏家庄有韩文公祖茔,自始祖后魏安定桓王韩茂以下,至父仲卿、叔云卿、伯兄会与嫂郑氏,俱衬葬此。”乾隆年间经“冯敏昌先生与知县仇汝瑚考证得实”,认定明代吏部左侍郎耿裕路过在此地东南近10里的韩庄时所作之诗中“文公生此邑,豪杰古今推。道续千年统,言垂百世师。遗庄存故址,表墓有残碑”为准,又确定韩愈故里和坟墓都在韩庄,并在庄北立起御祭碑,开始在此祭拜韩愈,这就是发展到今天的孟州韩园。
这就是说,从韩愈去世到康熙年间的近千年中,孟州历代韩氏都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家在哪里、埋在何处,不去给祖上烧香祭拜,只是靠着明代人耿裕、清代人冯敏章等人才知道了老祖宗韩愈的故里和坟墓所在地。孟州韩氏能同意此说吗?又有何人能相信此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