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大摩羯这辈子,活得可真是……

韩愈大摩羯这辈子,活得可真是……

  


  韩愈出生的时候,他家是书香门第,仕宦世家。

  他去世以后,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一头一尾看起来都挺好的,中间呢?

  一岁丧母,三岁丧父,信心满满地三次赶进士都不中,好容易考上进士以后,考吏部派官的博学宏词科又准准地三次不及格……

  他愤怒了,抱怨道:看看,看看,我大摩羯这辈子活得就象个杯具啊……

  生平事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一岁

  韩愈出生,一个多月后母亲不幸去世。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三岁

  父亲去世,由长兄韩会和嫂嫂郑夫人抚养成长。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五岁

  白居易出生。

  唐代宗大历九年(774)七岁

  长兄韩会在朝廷任中书舍人,韩愈开始读书,能“日记千百言”。其妻卢氏出生。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十岁

  以宰相元载为首的政治集团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元载被诛。长兄韩会受牵连,被远贬到离京城5000里外的岭南道韶州府任刺史。韩会自己没有儿子,二弟韩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老成、百川。在韩介死后韩会过继侄子韩老成为子,百川不幸夭折。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十一岁

  韩愈读完了《诗经》《论语》,还选读《左传》《国语》《国策》和《史记》以及其他名篇。他还能背诵不少名人的诗文,并学习作诗和写字。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十二岁

  长兄韩会忽患恶疾,卧床不起,药石无效,终告不治,死在贬所。时年42岁。这年元稹出生了。

  德宗建中元年(780)十三岁

  韩愈的大嫂郑氏按当时的风俗,扶着丈夫的灵柩,带上韩愈和韩老成,踏上了北归的艰难路程。他们“凌大江之惊波,过洞庭之漫漫”,又从韶州千里迢迢地回到了故里河阳。这年韩愈学会写文章,能“言出成文”。

  德宗建中二年(781)十四岁

  成德、魏博、山南、平卢等地节度使相继发动叛乱。藩镇的虎狼之军一度进入长安,连皇帝唐德宗也仓皇出逃奉天,战祸也延及河阳,郑氏在兵荒马乱的背景下,再次带上韩愈、韩老成加入了南逃的人流。

  德宗建中三年(782)十五岁

  嫂嫂郑氏带着韩愈和韩老成到达宣城(今安徽宣城)。在安史之乱时期,韩氏家族为了避乱,曾迁居江南宣城,并在当地购置了一些产业。郑氏夫人是一位有涵养、肯吃苦的女性,她除悉心照料全家人的生活外,还严格地教诲两位孩子刻苦读书。

  德宗兴中元年(784)十七岁

  五月,唐军收复长安。七月,德宗返回长安。八月,颜真卿被害。

  德宗贞元元年(785)十八岁

  这年的春日,韩愈与李观、欧阳詹、窦年等在一起游玩,他们共修禊事,列坐其次,流觞曲水,其间韩愈得觞,便咏《芍药歌》。

  【芍药歌】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德宗贞元二年(786)十九岁

  中原地区的战乱逐渐平息。韩愈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未中。同年参加考试的张署中了进士。韩愈欲投奔同族兄弟韩弇。适逢韩弇前往河中,后遇害,遂投靠名将马燧。

  少年韩愈初到河东,游中条山,纵观莽莽苍山,涛涛黄河,情不自禁,写下了《条山苍》,《出门》是韩愈初次进长安,还未得志时作的诗。

  【条山苍】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出门】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德宗贞元三年(787)二十岁

  白居易初至京城应举。

  九月,吐蓉入侵。韩愈在京师,写了一首描写当时情景的诗《烽火》。

  【烽火】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勿言日己暮,相见恐行稀。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我歌宁自感,乃独泪沾衣。

  德宗贞元五年(789)二十二岁

  第二次进士考试落第,未中,返回宣城。

  德宗贞元六年(790)二十三岁

  韩愈在宣城。本年李贺生。

  德宗贞元七年(791)二十四岁

  韩愈第三次进士考试落第。

  德宗贞元八年(792)二十五岁

  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因得到主考官陆贽的助手梁肃的推荐,才考中进士。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李观又与陆复礼、裴度同中博学宏词科,李观被授予太子校书郎一职。而韩愈博学宏词不中。今年,42岁的孟郊赴长安应进士举,韩愈作《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及《孟生诗》相赠,二人始有交往,由此也为日后韩孟诗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北极一首赠李观】

  北极有羁羽,南溟有沈鳞。川原浩浩隔,影响两无因。风云一朝会,变化成一身。谁言道里远,感激疾如神。我年二十五,求友昧其人。哀歌西京市,乃与夫子亲。所尚苟同趋,贤愚岂异伦。方为金石姿,万世无缁磷。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德宗贞元九年(793)二十六岁

  韩愈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未中。同年,韩愈之嫂郑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就在这年韩愈为其妻子卢氏作组诗《青青水中蒲三首》。这三首诗全以”青青水中蒲“起兴,色调明快,回环往复,淳朴得如同民歌一般。三首诗的意思层层加深,第一首是远行,第二首是不舍,第三首是相思凄苦。

  【青青水中蒲三首】

  其一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其二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其三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德宗贞元十年(794)二十七岁

  韩愈第二次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的考试未考中。

  德宗贞元十一年(795)二十八岁

  韩愈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未考中,在十分失意的情况下,只好另寻出路。他毛遂自荐,请求达官贵人的提携,没能奏效。先后上书赵憬、贾耽、卢迈三位宰相,诚恳表达他愿意为国家效劳的决心,均无回复。五月,韩愈心灰意冷,离开长安,回河阳老家。在长安出潼关的路上,有人向皇帝进贡两只小鸟,路人都回避两旁,不敢正目直视。这使韩愈感触很深,并作《感二鸟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二十九岁

  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的开始。汴州节度使李万荣病瘫,其子李迺乘机作乱,韩愈随宣武军节度使董晋赴任,担任观察推官。

  德宗贞元十三年(797)三十岁

  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写下《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三十一岁

  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的文章。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张籍在长安进士及第。

  是年有《病中赠张十八》、《知音者诚希》、《醉留东野》。

  【知音者诚希】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德宗贞元十五年(799)三十二岁

  二月,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迅速离境。韩愈刚离开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因先离开而得免祸。韩愈随从董晋灵柩至洛阳,于二月末,举家徙居徐州,他的家庭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在韩愈衣食困难、借贷无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得到徐州节度使张建封的资助,暂时被安置在睢上符离(今安徽符离集)居住。同年秋,韩愈应徐、泗、濠三州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冬,张建封派韩愈前往长安朝正。

  是年有:《雉带箭》、《送汴州监军俱文珍》、《汴州乱》、《赠河阳李大夫》、《汴泗交流赠张仆射》《海水》。

  【雉带箭】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汴州乱】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赠河阳李大夫】

  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裘破气不暖,马赢鳴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新雨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三十三岁

  五月,韩愈终于结束了徐州的幕府生活。离开徐州不久后,张建封病故,徐州也发生叛乱,韩愈又一次幸免于战乱的惊扰。秋,他携30口之家暂时寓居于洛阳。冬,韩愈经洛阳来到长安应铨选。因为铨选要等待接近一年时间,失去俸禄的韩愈在长安相当狼狈。

  德宗贞元十七年(801)三十四岁

  韩愈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是年韩愈同李景兴、侯喜、尉迟汾游惠林寺,写下《山石》。

  与门生朋友侯喜一起到洛水钓鱼,写下《赠侯喜》。

  此时的韩愈,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但经世致用的理想并未幻灭。

  是年有《山石》、《赠候喜》、《将归赠孟东野房属客》、《夜歌》、《咏雪赠张藉》。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夜歌】

  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息。念身幸无恨,志气方自得。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

  【将归赠孟东野房属客】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七年,终朝苦寒饥。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三十五岁

  春,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由于韩愈的推荐能产生重要影响,后来不少举子都投奔到韩愈门下,称为“韩门子弟”。此时的韩愈地位也不高,但在文坛上已有了相当的名望,颇以提携后进而闻名。虽然才三十五岁,但白发却越来越多,牙齿也松动脱落,智力明显不如从前。写下了《落齿》。

  是年有《落齿》、《湘中》、《利剑》、《古意》。

  【利剑】

  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三十六岁

  韩愈这年写了《师说》,赠给弟子李皤。该文详尽地阐明了师道的重要性,并决心以此自任。文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一时又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六月,侄子韩老成去世,写《祭十二郎文》。十一月,任监察御史,因关中旱灾,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纠弹国戚京兆尹李实,遂贬阳山令。与韩愈一同上书的同僚张署也被贬到岭南道连州临武县当县令。京城到阳山相去5000多华里,天长路远,云山阻隔。

  是年有《答张十一》、《寒食日出游夜归张十一院长见示病中忆花九篇因此投赠》、《醉赠张秘书》、《送文畅师北游》、《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赠崔力之评事》。

  【答张十一】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醉赠张秘书】

  人皆劝我酒,我若耳不闻。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所以欲得酒,为文俟其醺。酒味既冷冽,酒气又氛氲。性情渐浩浩,谐笑方云云。此诚得酒意,馀外徒缤纷。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今我及数子,固无莸与薰。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方今向太平,元凯承华勋。吾徒幸无事,庶以穷朝曛。

  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三十七岁

  春节,韩愈和张署在道途中度过。他们先到达江南西道郴州府(今湖南省郴州市),分道之后,韩愈先去连州治所桂阳向州刺史报到,然后乘船顺湟水之夏阳关。二月,正式到达阳关县,他任职期间,事事亲为,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甚至以“韩”字为儿取名。韩愈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五原”在阳山开始撰稿。

  是年有《贞女峡》、《同冠峡》、《次同冠峡》、《县斋读书》、《送惠师》、《送灵师》、《新竹》、《晚菊》、《李员外寄纸笔》、《叉鱼》、《梨花下赠刘师命》、《刘生诗》、《县斋有怀》、《远览》、《千岩表》、《郴口又赠二首》、《龙移》、《岳阳楼别窦司直》、《杂诗四首》、《君子法天运》和《醉后》等。

  【县斋读书】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新竹】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晚菊】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醉后】

  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

  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三十八岁

  正月,德宗皇帝李适驾崩,太子李涌继位为顺宗。新皇登位,改年号为“永贞元年”。二月大赦天下,凡被迁谪的朝官,都回京复职。韩愈与张署都属大赦之列,但他两人都没有被通知回京。春夏间,韩愈与张署才接到赦令,被告知到江南西道的郴州府候命。

  六月,韩愈离开阳山去郴州,在郴州候命期间新登位的顺宗皇帝患中风病,顺宗的儿子李纯继皇帝位,是为宪宗。

  一下子变换了两朝皇帝,先后发布两次大赦令,韩愈在郴州候命,等候了三个多月时间。在这三个月中韩愈在郴州完成了他在阳山未完稿的巨著《五原》,分别是“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和“原鬼”五篇论著。

  八月,得诏令:调韩愈到江陵府(今湖北荆州)任法曹参军。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命运如此悲怆?在这种心情的驱动下,韩愈又写出一组发抒自己感情的忧愤之作,即《五箴》。全文由“游箴”、“言箴”、“悔箴”、“好恶箴”、“知名箴”五篇短文组成。张署也被调江陵府任功曹参军。

  九月,韩愈与张署拜别刺史李伯康,离开郴州去江陵。

  是年有《郴州祈雨》、《射训狐》、《昼月》、《东方半明》、《宿龙宫滩》、《湘中酬张十一功曹》《谴疟鬼》、《闻梨花发赠刘师命》、《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郴州又赠》《题木居士》《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岣嵝山》、《别盈上人》、《潭州泊船呈诸公》、《岳阳楼别窦司直》。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宿龙宫滩】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宪宗元和元年(806)三十九岁

  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国子学博士是闲官,让他有较多的时间与新老朋友张籍、孟郊、张彻、侯喜等频频相聚。他们在一起饮酒、赋诗、联句,兴致盎然地同作“文字饮”,追忆离别后的愁绪烦恼,叙说重逢后的喜悦友情,互相勉励。

  是年有《李花赠张十一署》、《杏花》、《早春雪中闻莺》、《和归工部送僧约》、《春雪间早梅》、《送区弘南归》、《荐士》、《秋雨联句》、《城南联句》、《征属联句》。

  【李花赠张十一署】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早春雪中闻莺】

  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带涩先迎气,侵寒已报人。共矜初听早,谁贵后闻频。暂啭那成曲,孤鸣岂及辰。风霜徒自保,桃李讵相亲。寄谢幽栖友,辛勤不为身。

  【杏花】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和归工部送僧约】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汝即出家还扰扰,何人更在死前休。

  宪宗元和三年(808)四十一岁

  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

  宪宗元和四年(809)四十二岁

  六月十日,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此职主要执掌刑法政令并主管词庙祭祀及道观佛寺等事务。他到任以后,根据有关规定,把东都寺观的管理权力从宦官手中收归祠部,接着整肃风纪,按法办事,当禁者禁,当诛者诛,杀掉一批不法的僧尼、道土。这些事连尚书也“敛手失职”,所以此事与宦官有牵连,韩愈依法典办事,触怒了势力宦官。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

  宪宗元和五年(810)四十三岁

  降授河南县令。当时,魏、郓、幽、镇四藩镇各设留守藩邸,暗中蓄养士兵,并窝藏逃犯,意图不轨。韩愈便部署官吏,事先自断他们与百姓往来,等天明就公布,留守官员十分害怕,被迫停手。秋,韩愈的朋友李础要回湖南去,韩愈对这次分别十分惋惜,写《送湖南李正字归》赠别 。

  【送湖南李正字归】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宪宗元和六年(811)四十四岁

  韩愈在东都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朋友,如郑余庆、张籍、李翱、皇甫湜、裴度等,尤其是孟郊由长安移居东都后,以他俩为中心,形成一个十分活跃的诗坛。在韩愈的朋友中,还有一些名士、隐士、狂士和侠士,他们在诗赋文章方面都得到韩愈的指教,如苦吟诗人贾岛,原来是一个和尚,他还俗后,于元和六年春天到洛阳拜韩愈为师。关于“推敲”的传说和佳话,就发生在韩愈和贾岛之间。这年韩愈还写了一篇送《送穷文》抱怨“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个穷鬼。此年后任尚书职方员外郎,回到长安。

  是年诗有:《石鼓歌》、《池上絮》、《李花》、《辛卯年雪》、《入关咏马》、《双鸟诗》、《赠张藉》。

  【辛卯年雪】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白帝盛羽卫,瞫瞭振裳衣。白霓先启涂,从以万玉妃。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宪宗元和七年(812)四十五岁

  二月,韩愈复任国子博士。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唐代 韩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鱼龙惊踊跃,叫啸成悲辛。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囷。
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常闻禹穴奇,东去窥瓯闽。
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
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壮志死不息,千年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弃去非吾伦。凌江诣庐岳,浩荡极游巡。
崔崒没云表,陂陀浸湖沦。是时雨初霁,悬瀑垂天绅。
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漘.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鹏鶱堕长翮,鲸戏侧修鳞。自来连州寺,曾未造城闉。
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太守邀不去,群官请徒频。
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昨日忽不见,我令访其邻。
奔波自追及,把手问所因。顾我却兴叹,君宁异于民。
离合自古然,辞别安足珍。吾闻九疑好,夙志今欲伸。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衡山与洞庭,此固道所循。
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浮游靡定处,偶往即通津。
吾言子当去,子道非吾遵。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
吾非西方教,怜子狂且醇。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
去矣各异趣,何为浪沾巾。

琴操十首。猗兰操

唐代 韩愈

(孔子伤不逢时作。古琴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
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送灵师

唐代 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
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
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
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
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
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
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
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
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
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龊龊

唐代 韩愈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梨花下赠刘师命

唐代 韩愈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游城南十六首。嘲少年

唐代 韩愈

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