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安石不洗澡,苏轼爱按摩,一代文豪居然有这些怪癖?

王安石不洗澡,苏轼爱按摩,一代文豪居然有这些怪癖?

  

  如果你行走在宋朝城市的街巷中,看到有一个店铺打出“香水行”的名号,门口又挂着一个水壶,你千万别以为那是卖巴黎香水的商店。

  其实那是一间公共浴堂。

  宋朝的公共浴堂服务很周到,有些浴堂前屋设了茶室,供人饮茶休息,后屋才是供人沐浴的浴堂;

  有些浴堂可以“有男女仆人服侍入浴”,从沐浴更衣到搓背,顾客都可以享受到服务。

  一些大型的公共浴堂设施更加齐全,不但设了存放衣裳、帽子、靴子的木柜,还将整个浴堂分成几个功能区:

  最里间是浴室,第二间是休息室,第三间是服务室。

  客人来洗澡,可以先到里间浴池里洗一会儿,再到第二间里睡一觉,又入去里间洗一洗,搓一搓。

  然后到服务室梳头、刮脸、修脚,穿好衣服吃几盏酒,整个人焕然一新。

  哎,今天大都市SPA中心的服务,也不过如此吧。

  如果这些浴堂再提供些面膜,精油,就跟今天的SPA更像了。

  


  注意个人卫生的北宋人,洗澡很勤快,有一个叫蒲宗孟的士大夫,是苏轼、王安石的朋友,他对个人清洁最为讲究。

  他自己将日常洗漱分成了六种。

  每天呢,蒲宗孟先是小洗面、大洗面各一次,小洗面只换一次水,大洗面要换三次水,清洁部位从脸部到肩颈;

  然后呢,小濯足、大濯足各一次,小濯足只换一次水,只洗脚踝,大濯足要换三次水,清洁部位从脚板到大腿;

  隔日一次小澡浴,再隔日一次大澡浴。小澡浴用水三斛,大澡浴用水五斛。

  这么个洗法,就算是现代人,也会被人家说是得了洁癖吧。

  由于宋人爱清洁,一些没有经常洗澡的士大夫便成了另类,受到嘲笑。

  比如宋仁宗时期,有一个叫窦元宾的士大夫,出身名门,才华很好,但因不常洗澡,竟然被同僚专门起了名字,叫做“窦臭”。

  


  还有谁是因为邋遢出名的呢?王安石。

  据说,王安石一年到头也没洗过几次澡。

  他脸色黯淡,家人都以为他得了什么病,催着他赶紧看医生。

  大夫:“王相公这不是病,是脸上有污垢,没洗掉。老夫送王相公一块肥皂,王相公多多洗脸,面色自会变佳。”

  王安石还嘟嘟囔囔:我跟包公一样,天生脸黑,送我肥皂又有何用?

  王安石的两位朋友,一位姓吴,一位姓韩,都受不了王安石这么邋遢,便与他约好,每月一块到公共浴室泡澡一次。

  王安石不想去,他的朋友就硬拉着他去。

  有意思的是,王安石的夫人吴氏却是一个很爱清洁的女子,新做的衣服被猫睡过,就不穿了,扔在浴室里。

  真不知这对夫妇平日里如何相处。

  因为多数宋人都爱洗澡,政府机关、学校都设有浴室;

  大户人家、官宦之家也建有家庭浴室,王安石的家中,显然是有浴室的;

  一般市民家庭即便没有条件修建浴室,也得备有浴桶。

  市井中,更有大量商业性的公共浴堂,北宋东京有一条街巷,由于公共浴堂很多,被市民们称为“浴堂巷”。

  南宋杭州的公共浴室就更多了。

  马可波罗游历杭州时,看到的杭州城,繁华而干净:

  “大街用石头和砖块铺砌,每边十步宽,中间铺着沙子,并建有拱形的阴沟,以便将雨水泄入邻近的运河之中,所以街道保持得十分干净”;

  街边的商店:

  “经营各种商品,出售各种货物,香料、药材、小装饰品和珍珠等应有尽有”;

  “街道上有许多浴室”。

  


  马可波罗用夸张的语气说:这些公共浴室多达3000所,大的浴堂足以容纳百余人同浴。

  浴室同时供应冷水与温水,杭州本地人习惯洗冷水,温水则“专供那些不习惯用冷水的客人使用。

  所有的人都习惯每日沐浴一次,特别是在吃饭之前”。

  马可波罗对杭州城这么多的公共浴室,杭州人这么勤快的沐浴习惯,感到有些奇怪,因为在中世纪,欧洲人几乎是从来不洗澡的。

  但对于爱干净、懂享受的宋朝人来说,沐浴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也因此,宋朝的公共浴室才会发展成为一个生意兴旺的行业。

  宋朝许多行业都有别称,有自己专属的logo,公共澡堂的别称是“香水行”,专属的logo是在大门口挂着一个水壶。

  不过,我想,对宋朝浴堂里的搓背工来说,估计不太欢迎王安石。

  因为王安石在朋友的挟持下,一个月才来泡一次澡,身上的污垢想必多得可以种菜。

  他们应该会很欢迎王安石的朋友苏轼,因为苏轼很讲卫生,在家里经常洗澡,“上冲冲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我家的浴缸好好坐。”

  


  有时候,家中没有洗澡的热水,苏轼就用“干浴”的方式健身,所谓干浴,就是按摩。

  苏轼也喜欢到浴堂泡澡,让搓背工搓搓背。

  不过,苏大学士的身上是没有多少污垢的。

  有一次,苏轼在浴堂搓澡后,写了一首《如梦令》,诙谐地说: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叫搓背工下手轻点、轻点,我身上没什么污垢可搓。

  那么,到宋朝的“香水行”消费一次,一般要花多少钱呢?

  如果仅仅是泡澡、搓背,也就几文钱、十文钱,相当于吃一顿快餐的价格。

  宋朝城市下层市民的日收入大约是100文钱,掏出几文钱洗个澡,还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是洗澡、搓背、梳头、刮脸、修脚都要呢?

  如果你到澡堂洗澡,可以这样问澡堂掌柜:“我是新来的庄稼人,不理会得洗一次澡要多少汤钱。”

  汤,就是热水。

  澡堂掌柜会告诉你:“我说与你听,汤钱五个钱,挠背两个钱,梳头五个钱,剃头两个钱,修脚五个钱,全做时只使得十九个钱。”

  只要掏19文钱,便可以在浴堂享受一次,茶水免费用。

  元朝与宋朝时隔不远,消费水准应该是差不多的。

  如果你穿越到宋朝,风尘仆仆,不妨先到“香水行”洗一次澡,再喝碗茶,养养精神,再做打算。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岁晚

宋代 王安石

月映林塘静,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范增二首

宋代 王安石

鄛人七十漫多奇,为汉敺民了不知。
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出郊

宋代 王安石

川原一片绿交君,深树冥冥不见花。
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送何正臣主簿

宋代 王安石

何郎冰雪照青春,应敌皆言笔有神。
鲁国儒人何独少,元君画史故应真。
百年冠盖风云会,万里山川日月新。
何但诸公能品藻,会须天子擢平津。

石竹花

宋代 王安石

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
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度。

秋兴和冲卿

宋代 王安石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