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安石很经典的一篇散文,不卑不亢,更刚柔相济

王安石很经典的一篇散文,不卑不亢,更刚柔相济

  王安石曾经是北宋的宰相,他心怀天下、为人坦荡,更不计较个人恩怨。苏轼曾经非常反对他提出的革新主张,而且也因此宦海沉浮。不过当他们晚年在金陵的钟山重聚时,彼此都放下了得失与荣辱,促膝交谈、把酒言欢,甚至一笑泯恩仇。

  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短小精悍、温婉隽永。比如他的《伤仲永》、《读孟尝君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作者用通俗平易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更启迪后世。下面介绍王安石很经典的一篇散文,不卑不亢,更刚柔相济。

  

image


  《答司马谏议书》(精彩片段)

  作者:王安石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宋神宗熙宁二年春,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便开始实行新法,却立刻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强烈反对。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他写了一封长信给王安石,指责他改变祖宗旧法,不肯听取别人批评意见。

  王安石认真地看了来信,然后也很快写了回信。王安石先在文中客套了几句,然后将对方的指责概括为侵官、生事、争利、拒谏四点,却并不做具体申辩,只是逐条给予简短扼要的答复。

  

image


  荆公先高屋建瓴地强调,名正则言顺而事行。对于司马光反对他的第一条侵官,荆公如此解释:自己接受皇帝的命令,公开议订并修改法令制度,最后还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这不属于侵犯官权。

  对于第二条的生事,作者继续解释:效法先皇的贤明,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接下来作者又驳斥第三条的争利:替国家理政,这不是搜刮钱财。最后荆公义正辞严地说: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谏。

  

image


  如此有理有据的回答,当然是基于作者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基础上。王安石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目前的处境,哪怕是穷困一辈子也依然反对革新。自己作为皇帝身边的肱股之臣,当然不能不恤国事,更不可自媚于众。

  

image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王安石又举了一个事例: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一再决定迁都。当时就连老百姓都抱怨,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

  可是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言下之意,他认为自己的做法也是非常合理,所以不畏艰难地推行。

  

image


  文章的结尾,荆公又指出,“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这一段话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既表达了自己并非贪图富贵之人,也指出人生不可无可事事,作为一位柱国大臣,他更要带头做实事!

  

image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是非功过自有历史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王安石的进取精神、以及不畏艰难的品格却值得人们敬仰。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人生都要发愤图强,即使万千挫折,也要鼓起勇气,百折不挠。荆公的这种敢闯敢干的精神,非常值得人们学习!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招同官游东园

宋代 王安石

青青石上蘖,霜至亦已凋。
冉冉水中蒲,尔生信无聊。
感此岁云晚,欲欢念谁邀。
嘉我二三子,为回东城镳。
幽菊尚可泛,取鱼系榆条。
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迟明

宋代 王安石

攲枕浩无情,蘧蘧独迟明。霜繁红树老,云澹素蟾清。

倦鹊犹三匝,寒鸡未一鸣。故山何处所,应有晓猿惊。

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吟叹君诗久掉头,知君兴不负沧洲。
土山欲为羊昙赌,且可专心学奕秋。

东陂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安石

东陂风雨卧黄云,塍水翻沟隔垄分。舂玉取新知不晚,腰镰今日已纷纷。

凤凰山

宋代 王安石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
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再题南涧楼

宋代 王安石

北山云漠漠,南涧水悠悠。
去此非吾愿,临分更上楼。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