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的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王昌龄的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立人设这件事情上,文人圈子里的套路,恐怕比现代娱乐圈的各位更胜一筹。

  比如“七岁神童”骆宾王,靠着一首《咏鹅》红了多少年;还有“作弊小王子”温庭筠、“佛系青年”王维、“高岭之花”李白等等。

  


  


  今天给大家揭秘的是“热血直男”王昌龄。有些人表面上是铁血好男儿,实际上背后还有这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虽然是个直男,却热爱闺怨诗

  说起王昌龄,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些边塞诗歌,毕竟大家给他敲章的就是一个“热血直男”的钢铁糙汉人设。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27岁。此时的他已经在广袤的大西北开启了他的边塞副本。这时我们熟知的其他边塞诗人在干什么呢?岑参11岁,还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高适21岁,生活过得拮据,在宋城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而大龄直男王昌龄已经获得边塞诗*N。

  看上去是个向往征战沙场的热血男孩,但王昌龄左手刚写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右手已经在写“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一首比一首哀怨婉转,风情流露。

  《唐诗别裁集》这么评价王昌龄的闺怨诗:“谓之唐人《骚》语可”。

  咋滴?谁的内心不能住个心思纤细的小公主啦!

  王昌龄的七绝其实比李白还猛

  王昌龄的边塞诗人的名头太响,以至于大家都容易忽视,他还是个七绝猛人。

  李白的七绝我们的教科书里收录了很多,老师讲解了很多,我们也领略了很多,什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给王昌龄也写过一首,“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放现在话来说,就一个字“绝”!

  那王昌龄的七绝比李白还猛,到什么程度呢?

  《唐诗品》说:“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越。七言小诗儿与太白比肩,当时乐府采录无出具右。”

  《诗薮》说“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少伯七言绝,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挹翠楼诗话》说“有识者皆当戒心读王龙标‘大漠风尘’、‘白马金鞍’、‘驰道杨花’诸作,止用一二字暗中托讽,使深心人于言外领会,意境既超,婉而不露,此其七绝所以独冠三唐。”

  上面提及独冠三唐的三首作品,分别是: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七绝圣手”的魅力。

  王昌龄是个丧门星

  我们都知道想当官的孟浩然一直没当上官,最后隐居在襄阳。在襄阳的这段时间,背上生了疽,医治多年,病情反反复复,最后总算控制住了。

  但是!开元二十八年,被贬至岭南的王昌龄遇赦北还啦!刚好还路过襄阳,都到襄阳了不拜访一下孟浩然岂不是说不过去?

  于是两人愉快地面基了。孟浩然非常高兴,大摆一桌河鲜全鱼宴,医生说的不能吃河鲜早就抛到了脑后。王昌龄不知道这么多,一看宴席这么丰盛,心想不愧是好兄弟,为我接风洗尘!

  于是俩人喝着小酒吃着小鱼胜过天上人间。然而吃完之后第二天孟浩然就因背疽复发而死。

  留下王昌龄十分懵逼、十分伤心、十分内疚地乘坐在回长安的船上。虽然此事怪不得王昌龄,全赖孟浩然贪吃,但这个锅是跑不了了。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唐代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送谭八之桂林

唐代 王昌龄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送郑判官

唐代 王昌龄

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
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送李十五

唐代 王昌龄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采莲曲二首

唐代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水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送魏二

唐代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