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 | 寻找大漠中的明月

王昌龄 | 寻找大漠中的明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大漠孤烟、雄关古道、长云孤城、烽火羌笛。

  边塞或许是王昌龄最好的归宿。

  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黄沙磨砺出的铮铮铁骨。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朝堂之上的口舌之争,又岂有在沙场上一较高下来的痛快。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战争年代,人的生命往往如同飘零的草芥一般,无处安放。

  回归故里也许是最好的选择,59岁的王昌龄终于想落叶归根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会在经过毫州的时候,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没有人知道原因是什么。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可是那个七绝圣手终究是不在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或许真的只有月亮见证了那个王昌龄殒命的那刻。

  可是每个夜晚,城市在喧嚣,人心在痴缠,又有谁去和悄悄探访无常人间的月光去聊聊那曾经的故事呢。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塞下曲四首

唐代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西宫春怨

唐代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寄是正字

唐代 王昌龄

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一作孟浩然诗]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

唐代 王昌龄

斋心问易太阳宫,八卦真形一气中。
仙老言馀鹤飞去,玉清坛上雨濛濛。

答武陵太守

唐代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代 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