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与王之涣,唐代山西籍的这两大诗人都太牛了

王昌龄与王之涣,唐代山西籍的这两大诗人都太牛了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在这批边塞诗人中,七言绝句写的既多又好的当数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七绝在初唐时就开始成熟了,但表现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佳作还不多,王昌龄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使七绝这种诗体的概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与李白同为写绝句成就最高的诗人,有人甚至说他超过李白。他名气很大,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所以叫王江宁,或说因为他是江宁人,或说因为他在江宁做过官。

  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几乎全是精品,从各角度揭示前线将士的心理活动。比如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手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就把战争气氛渲染的十分饮满酣畅:“黄沙百战金甲”既揭示了环境的艰苦,又展现出战士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

  他的《出塞》更是古今传俑的名篇,被誉为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关既有征夫,内地就有怨女。他的《闺怨》就是写妻子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他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也是独出心裁的名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好朋友王之涣,也是山西的,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年轻时以豪侠自命,爱击剑打猎,纵洒悲歌。他诗名很大,是边塞诗人中重要的一家,可惜他命运不济,诗集失传,只锱传下来六首绝句。

  据记载,有一回王之涣和王昌龄,高适等人到酒店唱酒,正好来了一批艺人,于是他们约定,等会儿这些艺人唱歌时,唱谁的诗最多,就说明谁的诗名最大,结果一个乐工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一个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之焕说:乐工唱的是乡下人听的乐曲。等着瞧吧!

  


  果然,一个漂亮的歌妓起来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沧桑老醯)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上同州使君伯

唐代 王昌龄

大贤本孤立,有时起丝纶。
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

送谭八之桂林

唐代 王昌龄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城旁

唐代 王昌龄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
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
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
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送十五舅

唐代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唐代 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送朱越

唐代 王昌龄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