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示爱被拒,夜里难过的转辗反侧,挥笔写下一首诗,成千古绝唱

王昌龄示爱被拒,夜里难过的转辗反侧,挥笔写下一首诗,成千古绝唱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与高适、岑参合称“唐代三大边塞诗人”。王昌龄以七言绝句著称,在七绝上与李白齐名。诗歌风格绪密而思清,有着“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后人又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其诗现存181首,经典诗作有《出塞》、《从军行七首》、《闺怨》等。

  


  小编今天向大家推荐的这首诗,便是王昌龄的经典诗作《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王昌龄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主要描写了王昌龄在江边送别友人辛渐的情景,抒发了王昌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精炼、意味浑厚,韵味无穷。下面我们便来看看王昌龄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描绘了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具有一种高远壮阔的意境美。而“寒雨”既有对天气的描写,增加萧瑟寒意的意思,也有渲染离别的气氛之意。所以这迷蒙的寒雨不仅笼罩在了吴江上,更是渗入到了王昌龄和友人两人的心中。

  次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即天明送走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的孤影。结合前面一句,可以想象出王昌龄因为离别情思而一夜未眠的情景。当诗人站在送别之地,遥望远处的楚山,想到等下友人便要隐没在楚山之外,内心的那种孤寂之感便油然而生。

  


  古代诗歌中,我们知道以江水的流动来表达离情的诗句有很多。但以山的矗立来表达离情的则很少很少。王昌龄在这首诗中之所以将离情倾注在不动的楚山上,是因为要远行的人是他的友人,友人到了洛阳便能见到亲友。而诗人却只能如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看着流水远去。因此这样的表达,不但极为自然还非常的贴切。

  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千古名句,历来备受赞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以“冰壶”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最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到唐代王维、李白等诗人均有以冰壶自励,推崇高洁清白品格的诗句。

  


  所以王昌龄这首诗的独特之处,便在于他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问候,不是通常的报平安,而是将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告诉给洛阳亲友。王昌龄这一颗高洁清白的心,就比任何言辞都要能代表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也体现了王昌龄豁达乐观的胸怀。

  综观王昌龄的这首诗,绪密而思清,而它所传达出来的要保持一颗高洁清白的品格,却是无论何时,都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这首诗,也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时刻要谨记“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至理名言。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城旁

唐代 王昌龄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
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
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
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上马当山神

唐代 王昌龄

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留别郭八

唐代 王昌龄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送谭八之桂林

唐代 王昌龄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留别武陵袁丞

唐代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