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李白的真爱之一

王昌龄,李白的真爱之一

  巴陵送李十二

  王昌龄【唐】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陈可抒说,

  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是赠别诗。送赠之诗,向有分野,有些诗是「只送不赠」的。

  比如李白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连船帆的影子都已经远得看不见了,这首诗又怎么赠给船上的孟浩然呢?

  本诗也是如此,送而不赠。李十二,就是李白,与王昌龄在巴陵相聚,离别之时,王昌龄作诗一首,没有赠言没有寄语,只是写出当时情景,衬托出自己的心情。

  第一句的「摇曳」指的是离舟——此诗落笔之时,李白已在离船之上——第二句的「清江传语」,便是离舟已经开至江中的情形。

  「山长」,是一个常见用法,形容山势很长,所以秋天的城都显得渺小了,看不见了。其实这句话,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思很像,只不过,「孤帆」是岸上的视角,而「山长」是船上的视角。

  至于最后一句,更是和「唯见长江天际流」所类似了。王昌龄这首诗,显得不如李诗更加简洁明快,但是,它在细节处加入了更多的落笔,读起来也是很有味道的。我将它翻译了一下:

  小舟在水中摇曳着,

  洲和渚便在它两侧分开。

  清江之上彼此喊话,

  只能被风远远地送过来。

  长长的山势秋意起伏,

  看不到小小的巴陵城了。

  太阳也渐渐地落下去,

  水云间只有蒹葭在飘零。

  李十二是本诗中,王昌龄对李白的称呼,而李白,也另有一首诗,称呼王昌龄为王大,写得基情无限,十分吸引眼球:

  我愿执尔手,尔方达我情。

  相知同一己,岂惟弟与兄。

  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

  临别意难尽,各希存令名。

  ——《邺中赠王大》

  王昌龄虚长李白几岁,又早逝于他几年,两人的年龄彼此相当。于是,李白写给王昌龄的诗,既没有像对孟浩然那样以后辈对前辈的奉承,也没有像对杜甫那样以前辈对后辈的敷衍,总之是非常恳切地求交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周六·诗段子

  又有趣,又说明问题。雅和俗的完美结合。诗段子,每周六更新。

  【艺术评论区】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又赠李侍御

唐代 王昌龄

渺然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寄穆侍御出幽州

唐代 王昌龄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上侍御七兄

唐代 王昌龄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秋兴

唐代 王昌龄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击磬老人

唐代 王昌龄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