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在被韩流与泛娱乐化充斥着的综艺界里,突然杀出一个饱含了中国风的节目。
没有当红的小鲜肉,也没有国民女神,只是一些素人嘉宾每日吟吟诗,答答题,别有一番文人风趣,便引来了观众无数,堪称综艺界里的一股清流。
最近也被广为流传,与这节目名字一起的,总会有两个字被人们所提及,那便是中国诗词大会“火了” !
十天的时间里中国诗词大会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文化的盛宴,犹如清流沁入心田,又被这逸态横生的诗句撩拨了心弦,还有博古通今的才子佳人在场上埒才角妙、轮番相逐,当真圈粉无数,引起了各方热议。
……
小编身边就有不少人看了这个节目
他们也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的观感:
对诗词歌赋的含义不大了解,但是一些从小背过的诗词,却也可以随口背出几首
——医生 刘丽雯
不仅喜欢,也有研究,觉得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老师 刘超
我喜欢古诗词,就是因为,只要这些诗词歌赋还存在,华夏的传承也就还在。你将我们华夏的五千年历史文化与欧美对比,难道不会自豪?
——大学生 刘曦蔓
通过调查,
小编发现,
我们大邵阳其实
也有这类邵阳才子的存在喔!
但是
各位可知道
咱们邵阳也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地方
据统计,
古代诗歌中
描写邵阳的就有上万首之多
其中不乏杜甫、陈与义、王昌龄这样的名家:
送程六往武冈
唐/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 青鱼雪落橙。
武冈前路看斜月, 片片舟中云向西。
咏史诗.召陵
唐/胡曾
小白匡周入楚郊, 楚王雄霸亦咆哮。
不思管仲为谋主, 争取言征缩酒茅。
观雨
南宋/陈与义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寰海后十首
清/魏源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这些诗作中,有大量对邵阳优美风光的描写,而且从一些邵籍诗人的作品中,反映出邵阳人坚毅直率坦诚的性格。
不过也有人说,
读诗
除了陶冶情操
在当下这个时代,
还有其他的意义吗?
小编采访了我市著名诗评家,作家刘宝田先生,年近八旬的他著作等身,最近他正在校对一本收纳所有描写邵阳古典诗歌欣赏的专著。
他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他偶尔看一看,在某些电视节目从俗化、媚俗化的当下,诗词大会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倡导,有利于重构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他说,事实上,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目前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相较于其他传播载体,诗词是最简便快捷的方式,它讲究平仄押韵,好听好读 ,最容易被人接受。诗词也包含中华民族很多优秀的东西 ,比如:审美情怀 、人文情怀和 生死观。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诗词自古都是非常有分量的。
同时,刘宝田先生认为,普及古诗词,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邵阳的地域文化,对于我们邵阳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要,“我们邵阳这块土地,不仅物产丰富,也盛产诗歌,多少文人墨客在诗作中描写邵阳,作为一个邵阳人,难道不是一种骄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