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韦应物:打着降旗凯旋的佛系人生

韦应物:打着降旗凯旋的佛系人生

  

  韦应物(737~792),出身京兆韦氏,少时为玄宗近侍,豪纵不羁。安史乱起,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先后做过洛阳丞、滁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故世称韦左司或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描写山水风光与隐逸生活著称,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存诗近六百首。

  韦应物:打着降旗凯旋的佛系人生

  江弱水

  白居易十四五岁的时候避乱苏州,正遇上韦应物做着诗酒风流的苏州刺史。幼而贱的白居易只能仰望,“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于是就想,日后苏州、杭州,若能做其中一个郡的长官就足够了。没想到他出息还要大:

  及今自中书舍人间领二州,去年脱杭印,今年佩苏印,既醉於彼,又吟於此,酣歌狂什,亦往往在人口中,则苏、杭之风景,韦、房之诗酒,兼有之矣。

  看把他得瑟的!所以白居易写了那么多闲适诗,把退二线当做人生的头等舱来追求,他的闲适还是假的。怪不得他在苏州刺史任上,还晒自己的绯袍,感叹自己五十岁才弄到正厅级,有点晚了。——没想到他出息还要大,不久便着紫袍,奔部级了。

  韦应物官不过正厅,但他志在隐逸,真无意于做官。他像《论语·公冶长》所说的,“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里的“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绝非对刺史地位的沾沾自喜。对这个十五六岁就担任玄宗御前侍卫的人来说,什么排场他没有见过呢?县令也好,郡守也好,在他都不过是叫“蹇劣乏高步,缉遗守微官”(《广德中洛阳作》)罢了。归根结底,他是一个佛系的人。

  我们来看他的《幽居》一诗: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开头四句议论。“出门”与“幽居”相异,“皆”与“独”相异,也就把自己跟众生分别开来。众生非贵即贱,而无论贵贱,都有所营求。贵者营求的是名利,贱者营求的是衣食。陶渊明诗云:“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谁(孰)要是连这(是)衣食都不营求,而求自安,可乎?但韦应物温饱无虞,而富贵无欲,无外物牵累,故能遵从自己的内心,遂其所愿。

  中间四句写景。韦应物与王维并称。王维写山水,要旨在主观不介入。这里的韦应物也是。不知不觉见春草生,方想到夜间经过了微雨。不知不觉听鸟雀鸣,才感到青山沐浴着曙色。这是“独无外物牵”的极致,连自然界的变化都没有放在心上。徐增《而庵说唐诗》卷二云:

  即“微雨”“春草”“青山”“鸟雀”,孰非牵我之物?只是“微雨”由它去“过”,“春草”由它去“生”,“青山”由它去“曙”,“鸟雀”由它去“鸣”,便不为其所牵。

  沈德潜《唐诗别裁》称“微雨”两句“中有元化”。“元化”指天地之大化,自然而然,任运而行,纯乎天机,非关人意,人也就息心去志,这就是庄子的“坐忘”。

  最后四句叙述加议论。还是申明“独无外物牵”,只不过自然界换成了人世间:或与僧道共处,或与樵夫同行,也只是随缘而已,并不看菜吃饭,正所谓“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答畅校书当》)人皆有营,我独无牵,是把自己从众生中拎出来,现在则是放回去。为什么放回去呢?因为诗人不愿以清高自命,以贫贱骄人。“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谁说我瞧不起世俗的荣华?我只是自觉应当安于困顿平庸罢了。“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该怎样就怎样,不端,不摆,不装。或如明人顾璘所批的,不炫。

  这首诗从“有营”与“无牵”分头写出,议论、抒情、写景和叙事相间,篇幅很短,但脉络清晰,而气象浑成。题目是从陶渊明诗“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答庞参军》)来。颜延之也说陶渊明是“南岳之幽居者”。中国历史上,隐逸是个大题目,说来话长。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高举投降的大旗凯旋的人生,是把励志者的成功学轻轻抹进垃圾筒的弯道超车。但是,名我所欲也,富贵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富贵而取名也。因为做官求富贵是要屈心降志、束带折腰的事,老子做不来。韦应物作洛阳丞的时候,因“扑抶军骑”(惩治不法军人)而被告,也许从此便灰了那份争荣夸耀之心。他做官都做不长,而每一次休官,就住一次佛寺:罢河南兵曹后,居同德寺。辞栎阳令后,居善福精舍。罢苏州刺史后,居永定寺。可见他的“立性高洁,鲜食寡欲”真是进到骨子里的,所以他“无牵”复“无营”,不管是利,还是名。

  当韦应物说,世俗的荣华我不是瞧不上,而是求不得,因为我无能,他就是连名也不要的。他逃名如逃役。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汾城王主簿

唐代 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题郑拾遗草堂

唐代 韦应物

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

唐代 韦应物

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唐代 韦应物

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俱是攀龙客,空为避马人。
见招翻跼蹐,相问良殷勤。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答库部韩郎中

唐代 韦应物

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委明恋,忻与物累暌。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广德中洛阳作

唐代 韦应物

生长太平日,不知太平欢。今还洛阳中,感此方苦酸。
饮药本攻病,毒肠翻自残。王师涉河洛,玉石俱不完。
时节屡迁斥,山河长郁盘。萧条孤烟绝,日入空城寒。
蹇劣乏高步,缉遗守微官。西怀咸阳道,踯躅心不安。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