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韦应物| 芭蕉叶上独题诗

韦应物| 芭蕉叶上独题诗

  

  关于春风主题:古诗词中有很多含有“春风”的句子,从含有“春风”二字的诗词开始讲起,每次都有一个主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作为古典文化学习的入门,高年级的同学,可以作为作文素材。

  有时也会讲画画,有时也会讲书法,还有植物。

  我们一起在古典文化中捡宝石,储存在你大脑这个珠宝盒里。

  我们讲了古人在芭蕉下听雨的故事,今天讲一个芭蕉练字的故事吧。

  跟韦应物同一个时代的的怀素,是唐朝非常有名的一位大书法家,擅长草书,他是一位清贫的僧人,非常热爱书法,他写书法完全没有功利心,是发自心底的热爱。唐朝的纸张非常昂贵,怀素经常练着连着就没有纸了。怎么办呢?怀素看到窗外的芭蕉,他心想,芭蕉的叶子大,刚好可以用来练字,他练啊练啊,可是很快芭蕉叶子也不够用了。他就四处寻找芭蕉树苗,在寺院附近种了一万多棵芭蕉树,芭蕉树长得非常快,没过多久,寺院的前前后后都被芭蕉包围了起来,怀素就给寺庙取名叫“绿天庵”。

  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没日没夜地练,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的故事,在当时就颇为流传。唐朝,在芭蕉叶上写字、抄经已经成了一种风气。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是韦应物在白露这一天写的。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亦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白露时节,秋草生满庭苑,因而更加思念亲人。全诗非常的平淡,也非常的日常,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自己的情怀,也非常的有感染力。

  写作不是一定要用特别华丽的辞藻,也不一定非要特别高深的立意,真挚的情感从朴素的生活中表达出来也特别的感人。

  


  

image


  闲居寄诸弟唐 韦应物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杂曲歌辞。行路难

唐代 韦应物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人情厚薄苦须臾,
昔似连环今似玦.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傍人见环环可怜,
不知中有长恨端。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唐代 韦应物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始至郡

唐代 韦应物

湓城古雄郡,横江千里驰。高树上迢递,峻里绕欹危。
井邑烟火晚,郊原草树滋。洪流荡北阯,崇岭郁南圻。
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旱岁属荒歉,旧逋积如坻。
到郡方逾月,终朝理乱丝。宾朋未及宴,简牍已云疲。
昔贤播高风,得守愧无施。岂待干戈戢,且愿抚惸嫠。

重寄

唐代 韦应物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

简恒璨

唐代 韦应物

室虚多凉气,天高属秋时。空庭夜风雨,草木晓离披。
简书日云旷,文墨谁复持。聊因遇澄静,一与道人期。

雨夜宿清都观

唐代 韦应物

灵飙动阊阖,微雨洒瑶林。复此新秋夜,高阁正沉沉。
旷岁恨殊迹,兹夕一披襟。洞户含凉气,网轩构层阴。
况自展良友,芳樽遂盈斟。适悟委前妄,清言怡道心。
岂恋腰间绶,如彼笼中禽。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