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苏辙模仿韦应物词体所作一首词,抒发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苏辙模仿韦应物词体所作一首词,抒发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韦应物是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有同情心,在唐朝时期,政府在边地设置都护府,管理边境事务,由于边地战事不断,士兵生活悲苦,他便写了一首词来抒发戍守边塞的士卒的思家情感。

  调笑令·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image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草原骏马图。抒发一种迷茫人生,归宿何处的感情。宋代大文学家苏辙曾效仿其体,作《调啸词》一首: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作者在题下自称“效韦苏州”,韦苏州指的就是韦应物。“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这几句总写渔父的生活。渔父终日穿行于斜风细雨当中,何其快哉!“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这两句具体写渔父生活情景。

  前句写他的衣着,后句写他钓鱼饮酒的情景。“青蓑黄箬”与“红酒白鱼”对仗,互相映照,暗含着高雅的情趣。以上数句突出的是渔父闲淡自适的形象,对渔父这一生动形象的刻画不禁令我们想到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两首词中渔父形象殊无二致。

  “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这是写渔父归家后的另一种生活情景,并上升到对渔父精神层面的叙述:他披着暮色回到家中,吹起了长笛,自我消遣。词人通过对渔父生活及精神状态的描写,使得渔父的形象更为丰满。

  这首词写江上渔父恬淡闲适的生活。渔父在古诗词中的形象往往是被士大夫化了的,象征的是文人墨客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代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行宽禅师院

唐代 韦应物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唐代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精舍纳凉

唐代 韦应物

山景寂已晦,野寺变苍苍。夕风吹高殿,露叶散林光。
清钟始戒夜,幽禽尚归翔。谁复掩扉卧,不咏南轩凉。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唐代 韦应物

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留别洛京亲友

唐代 韦应物

握手出都门,驾言适京师。岂不怀旧庐,惆怅与子辞。
丽日不高阁,清觞宴华池。昨游倏已过,后遇良未知。
念结路方永,岁阴野无晖。单车我当前,暮雪子独归。
临流一相望,零泪忽沾衣。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