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韦应物在写诗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韦应物在写诗

  两地书

  有的诗像鲜榨橙汁,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甜蜜适口,鲜亮清新,但喝过也就喝过了,只那一霎的滋味;

  有的诗像提拉米苏,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温厚馥郁,层次丰富,有旖旎的幸福幻觉,但吃多了,也会觉得腻;

  有的诗则是上好的明前碧螺春,譬如这首,乍一看平淡无奇,细品来深远悠长。

  不讨好,不用力,从容清冷,历久弥新。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静静地想念一个人,本身就足够美好。况且春色恼人,夏夜燥热,只有秋夜可爱,天清风凉,是一年四季最温柔的时候,大自然最包容的时候。人处于自然之中,最容易忘却人世繁杂,把心放空。但在这样该“放空”的时候,心头却能浮现出故人,可见这友情的分量。

  “山空松子落。”在寂静的天地之间,有成熟饱满的松果儿“噗嗒”一声落在厚厚的、积年的深林落叶上,这样的声响,能让人顿然感觉到生机,但背景是清秋的空山,又顿然感觉到凄凉,这是丘丹所在的地方。禅化的隐居境界该如何描摹?这一颗松子落,已然胜过万语千言。你也能隐隐感到,俗世政务缠身的韦应物,对这禅境的向往,都含蓄地表现在了此刻对它的想象里了。

  “幽人应未眠。”我揣摩你所在的环境,是寂静空山,有松子时不时落下;我揣摩你在做的事情,你这样一个雅人,在这样的夜晚,一定也舍不得这美丽的夜色而不忍睡去吧。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一封两地书。一来,这一书,一时间,却有两个空间,如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我在渭北,你在江东,我在秋夜漫步想念你,你在空山静坐亦未眠。二来,换个角度看它,它又像是两颗心,一人一句,穿越时空的对话。

  秋夜适合散步,也适合想念你。

  我这里万籁俱寂,与静穆山林相对而坐,时有松子下落,这“噗嗒”一声让我心里一动,想到你应该也没睡吧。

  于是我不禁想到顾城的《门前》: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恬淡其文,深情其人

  《红楼梦》香菱学诗后,

  有这样一段笑话——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湘云听了,忙笑问道:“是哪两个?好姐姐,你告诉我。”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湘云香菱听了,都笑起来。

  ——《红楼梦·四十九回》

  韦应物曾出任苏州刺史,所以世称韦苏州。这段话说的是两个姑娘学诗之痴,可宝钗何等学问,在卷帙浩繁的诗册中,她举了四个诗人,四种特色,其中便有韦应物的淡雅。可见他一支纤笔,竟开辟了一方天地,以一个淡字深入人心。

  但田园诗人那么多,个个都淡,他的特别,在于浅淡背后所藏的饱满的生命力与压抑的深情。好比一个挂在角落的竹斗笠,布满尘灰并不起眼,但它来自一竿听过山风、看过雷暴、浴过霞光、扎根于山石中的好竹,因此,手触其上,能感到它有细密的纹理、有不屈的生命、有仍在流淌的血液。又好似披着轻纱戴着幂篱的美人,只留给你一个缥缈的背影,看不分明那容颜是怎样的明眸皓齿国色天香,但却在猜测怀想中,比一览无余的美,多了一番特别的意趣。

  正如他以松子落地的轻微,来隐喻人心里感情的细腻,我想,韦应物淡雅中的生命力与深情,来自他用一颗诗心,将人百种感官极端精微的知觉与感触无限扩张,日常生活中难以捕捉的那些飞珠溅玉的回忆、起伏无边的感怀,都在这些描述中浮现出来了,于是我们深感共鸣,于是我们记住了他。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是体感温度。今朝是时间,晨起感到皮肤有凉意,山中是空间,在这一时间将冷这一知觉无限扩张,扩张到了深山里,由我的冷推及你的冷,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的念头,像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俱全。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是听觉。故乡遥,何日去。南方萧瑟的秋雨之夜,有雁声北来,这归雁正从故乡来。于是听觉无限扩张,这雁声仿佛就是从故乡传来。或许这只雁曾经经过我家,替我看望过我的家人;它现在就要回到春天时离开的它的故乡了,而我归期渺茫。这从我的故乡来,又要回它的故乡去的雁声,牵出多少欲说还休的乡愁。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是视觉。海门是长江入海处,该是波涛奔流巨浪汹涌,可诗人的眼睛却从大江大海表面的大动静中,看出其水波深处的平静深邃。

  他的目光从江海交融的混浊无限扩张,扩张到深深深深的海底;江树在雨中静静伫立,但一派朦胧中他看到了水雾缭绕,于是树也有了翩跹袅娜的多情之姿。江海其深,离思其深,江树其渺,别愁其渺。之所以在这里细细地看这些景物,是因为想多留在送别之人身旁;或许看清楚这些送你时的场景,就能把你我的情谊留在心上。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是送女儿出嫁的复杂心情。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早早地就开始在平日里劝自己女大当嫁,总会有这么一天。可是礼乐响起,要起轿的一刻,依然悲伤难自抑,原来心理准备毫无用处。他将这大婚当日的不舍无限扩张,扩张到了开始为女儿出嫁做准备的那一天。

  那种平日里自我安慰的伪装,那种关键时撑不住而号啕大哭的心情,我们都经历过。因此读到这里你会惊叹,你会想起那些如烟往事,并感激诗句给了你开启往昔感动的钥匙。而这份设身处地的温暖,来自诗人精微的感知,对生活的用心。

  极端细腻的感官总在平静和恬淡中来,因此最动人的感情似乎更是冷静时的感情。强烈的情绪反而容易模糊了环境,模糊了自己,所以韦应物下笔是淡雅的,甚至当他终于想要呐喊的时候,却还是像略带温柔的呼唤,还是要连声唤着“胡马”,还是有“雪”“路迷”“日暮”这样柔软朦胧的字眼,依然带有韦式色彩,是一种隐忍的深情。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调笑令》

  细腻淡雅的他,像他的名字一样,有苏州的清韵,有万物的邃邈。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韦应物在写诗。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韦应物都知道,他把这些,都写进诗里了。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简卢陟

唐代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燕李录事

唐代 韦应物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
雪上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
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对新篁

唐代 韦应物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寄二严(士良,婺牧。士元,郴牧)

唐代 韦应物

丝竹久已懒,今日遇君忺。打破蜘蛛千道网,
总为鶺鴒两个严。

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

唐代 韦应物

佛刹出高树,晨光闾井中。年深念陈迹,迨此独忡忡。
零落逢故老,寂寥悲草虫。旧宇多改构,幽篁延本丛。
栖止事如昨,芳时去已空。佳人亦携手,再往今不同。
新文聊感旧,想子意无穷。

任洛阳丞请告一首

唐代 韦应物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
游鱼自成族,野鸟亦有群。家园杜陵下,千岁心氛氲。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乔木犹未芳,百草日已新。
著书复何为,当去东皋耘。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