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宋朝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继续涨价,灾民:不愧是好官

宋朝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继续涨价,灾民:不愧是好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应该大家都记得,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爱民情怀,同时,范仲淹也可以说得上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其名不下于王安石。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变法的事,其实北宋经过两次变法,而第一次其实就是由范仲淹主持推动的,所以说范仲淹称得上是一代名相。

  


  然而不同于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的名声狼藉,范仲淹即使也变法失败了,但是不管在哪儿,范仲淹都有很好的名声,尤其是在民间。

  一代贤相范仲淹

  作为当时的大文豪,范仲淹通常给人一种手无缚鸡之力文臣的印象,实际上,范仲淹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全才。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范仲淹作为参知政事时能推动“庆历变法”,改革整顿吏治,推行土地革命。作为地方官员时,能以非常高的战略眼光审视,当时的东京汴梁的地域危机,并上疏《论西京事宜札子》,提出防备措施。

  


  作为一位熟知军事的上官,范仲淹深知良将的作用,在延州时期,就很注意选拔将材。我们所知的北宋名将狄青,就是出于他的提拔,当初狄青作战十分勇敢,临战时常戴着铜面具,披头散发地在敌军中冲锋陷阵。狄青得到了范仲淹的赏识栽培,得知狄青行伍出身,识字不多,于是还赠予《左氏春秋》,劝其认真读书:“你现在是个将官了,做将官的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只靠个人的勇敢是不够的,充其量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

  


  狄青见范仲淹这样热情鼓励他,十分感激。在范仲淹的教导下,狄青在战斗余暇便刻苦研读史书和兵书,精通秦汉以后历代将帅的兵法,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成为一名既能冲锋陷阵,又精通指挥艺术智勇双全的将领,为大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官至掌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在重文轻武的宋代,一个小兵出身的人当上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这一切都与范仲淹的栽培密不可分。

  


  提升米价而民不怨?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范仲淹是位言行如一的君子,一生为国为民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除了政治军事外,范仲淹还有相当“现代”的经济头脑:

  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60岁高龄的范仲淹调任为杭州知府,第二年江浙一带遭遇大饥荒,饿殍满地,朝廷下令“两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听人收养,后不得复取”,可见当年饥荒严重程度。

  而范仲淹所在的杭州,当地米价一夜之间提高到一斗一百二十文钱,这对灾民来说简直是天价数字。本来遇到灾荒储蓄不多,物价还这么贵,很多人都因为买不起米饿死了。

  


  范仲淹见此情况心急如焚,如果再不施与措施,必将十室九空,于是,他当即下令让本地的米商把米价提高50%,由原来的一百二十文一斗升为一百五十文一斗。

  等等?这是什么操作?本身就已经买不起了,你还升米价?这是不让人活了?看不懂如你的朝中大臣弹劾奏章一时如雪花般盖下来,然而,民间后来却对范仲淹赞不绝口,这是为什么?

  


  原来,商人都爱财,看到杭州米价涨得如此之高,全国各地的米商都如逐臭之蝇一般都纷纷赶至杭州,想要趁着灾难狠狠地赚一笔。一时杭州地区米粮富余,杭州的谷米市场饱和,接着,范仲淹又做了个举措,开仓放粮!当时朝廷也是有赈灾粮食的,于是百姓们都去领赈灾粮了,而米商们看到没人买自家的米,都快囤坏了,于是就都纷纷降低米价,从而杭州米价又恢复了正常。这时灾民们方懂得范仲淹用意,对其赞不绝口,一时成为佳话。

  范仲淹真不愧一代贤相,国士无双啊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三·筠亭

宋代 范仲淹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
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
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送江南运使张傅度支

宋代 范仲淹

刑措东南始诏回,重分邦计命钦哉。
于公已积充闾庆,萧相还施富国才。
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马路初开。
启心知有嘉谟在,足乱云霓忆帝台。

苏州十咏 其二 木兰堂

宋代 范仲淹

堂上列歌钟,多惭不如古。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二·水月

宋代 范仲淹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
忽如常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送丁司理赴明州

宋代 范仲淹

仙家枝叶令威孙,南去司刑庇越民。
金阙道书微旨在,狱多阴德是真人。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宋代 范仲淹

南豳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
恶劝酒时图共醉,痛赢棋处肯相饶。
一抛言笑如何遣,频得音书似不遥。
独上西楼为君久,满城明月会云销。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277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