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徐州“生死结”
大多数人都是从《岳阳楼记》认识范仲淹的。你若耽于诗词,定然也熟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名句,这也是范仲淹的作品。史载,范仲淹是“苏州人”。这是他的籍贯,或父、祖之邦。考其生地与死地,均在徐州。范仲淹与徐州,有着解不开的“生死结”!
范仲淹的关系图
苏州人,为何生于徐州呢?这要从吴越政权及范仲淹的父亲范墉说起。“五代十国”末期,当“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禅代“后周”政权时,中国南方、西南方面还有唐南、吴越、南汉、后蜀、荆南等多个割据政权存在着。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要武力统一中国。吴越王钱俶十分聪明,在宋朝进攻南唐时,他派兵袭击南唐之毗陵,以支援宋军。南唐国灭,后主李煜被俘,钱俶于宋开宝九年二月主动去汴京朝贺。
这年十月,赵匡胤驾崩,太宗赵光义继位。两年后,太平兴国三年五月,钱俶携倾国财宝及国家图籍,献于宋室请求废吴越国号,自贬庶民。虽请求未获恩准,吴越国却被一笔勾销。钱俶被封为“淮海国王”,又改封“邓王”,卒于端拱元年。钱俶鬼顺当年八月,宋皇朝为了斩断吴越国复国之根,命钱俶“缌服以上亲”及“管内官吏”,全部“归朝”,另行安排生活与职务。
范氏在苏州居住四世,累世为吴越国官吏。范仲淹四世祖范隋,唐末为幽州良乡县主薄,遭乱奔于二浙,安家于苏州至吴I县。曾祖范梦龄,为吴越国粮料判官。祖父范赞,为吴越国秘书监,掌钱王图籍。父范墉,博学、善属文,佐诸王幕府。钱俶北归,范仲淹曾祖、祖父已故,父亲范墉随驾入京,旋任武宁军节度使掌书记。范墉离开苏州11年后,范仲淹才诞生。苏州人未生于苏州,此乃随家世变化而自然形成之事实也。
自唐代至北宋,武宁军节度使均驻节徐州。范墉为掌书记,只能安家徐州。范仲淹生于徐州亦无疑也。范仲淹的两个哥哥可能也生于徐州。范仲淹出生地一事,有史料记载:富弼撰《范文正公墓志铭》,略谓:“墉,博学善属文,累佐诸王幕府,端拱初,随钱俶纳国,终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公即掌书记之第三子也。”
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
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病故,归葬平江天平山祖茔。他随母亲、哥哥送父葬,回到苏州。在他三岁那年,母贫无依,改嫁平江推官朱文翰。范仲淹改名“朱说”。不久,随继父回到朱氏故乡山东长山县河南村,23岁“感泣辞母”,外出求学。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迎母归养。天禧元年复范姓。此后,宦海沉浮,范仲淹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
范仲淹字帖
范仲淹生命的最后四年,奔波于地方官任所。范仲淹64岁时,接到改任颍州的任命。
在青州接到任命,范仲淹抱病南下,路过徐州,病重,逝世于此。
有文章说,范仲淹是受徐州知州吕公绰之邀,才在徐州小住的。阅《宋史》,吕公绰赴徐州任,始于黄祐五年闰七月。黄祐四年五月,范仲淹路过徐州时,孙沔任徐州知州。总之,范仲淹因病重,在徐州住下了,而且永远的住下了。从这儿来到人间,又从这儿告别人间。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脩诚明。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