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表臣忘机堂次蔡德符韵

王表臣忘机堂次蔡德符韵

宋代 释德洪

风埃九陌吹冠巾,冻蚁旋磨无富贫。冻患著人骨肉隔,奔势熏天吴楚亲。

何妨社栎神其拙,壑舟不暇供岁月。句法不医霜鬓秋,迩来览镜茎茎雪。

蔡侯大家言不诬,笔端五色图空虚。酒阑耳热题诗处,豪放超逸先锋车。

古来百局坐奇智,并头暗中争射利。对人含笑真含沙,幻影浮屠同一世。

世味甘于涴蜜刀,舐之割利那可逃。痴儿坐守忘啼哭,乃欲避就空勤劳。

君看秋风秀江叟,枯木形骸外尘垢。屋下沙鸥交友同,耳边胜利蚊雷吼。

水光绿静山青葱,意行回反遭路穷。莞然一笑答山谷,忽见幽林小径通。

我诗赠君无杰句,碧湾明月不可取。游人欲上忘机堂,请哦蔡侯醉时语。

诗人释德洪的古诗

汾阳昭禅师真赞

宋代 释德洪

维摩杜口,释迦饶舌。动容顾瞻,非默非说。虽宣一字,不露点墨。

稽首汾阳,千圣同辙。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苍石大如屋,古木出虬枝。四注阴其下,地坐黄冠师。

山行倦日永,聚话遂忘疲。行看洞中境,都是寂音诗。

送觉先归大梁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残秋千里游梁去,破浪扁舟别我来。对坐无言看山月,一庭松雨在莓苔。

余将北游留海昏而馀祐禅者自靖安驰来觅诗

宋代 释德洪

暮烟重山翠,微风壮松悲。吾为五顶游,税驾脩水湄。

阿馀幽国来,细路盘颠危。裹饭夜兼程,杖笠寒相追。

入门一调笑,如获璧与圭。问来何所欲,雅意在诗词。

念余绿发日,不减子辈痴。是中有何好,迷著不自知。

败煤磨破砚,冻笔时呵之。诗成思掀豁,熟读忘倦疲。

乃知少年病,根蒂老未移。双林古禅宇,檀越多孝慈。

明年东游还,买山缚茅茨。市蔬近易致,红饭熟夜炊。

得饱即甘寝,万事付儿嬉。子辈当从我,林麓相追随。

十年何足道,乐死以为期。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七

宋代 释德洪

枝上啼禽毛羽光,商量密叶恰能藏。路旁垂柳阴堪歇,墙外樱桃小可尝。

奉要胜轩居实居士三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漠漠烟云映碧流,暖风晴日动鸣鸠。何当绿叶枫林下,杖屦相追结胜游。

次韵巽中见寄四首 其二

宋代 释德洪

卧念高人最起予,时时想见秀眉疏。石门自古无佳句,寄语云山莫放渠。

时余适金陵定居定林超然将南归从余游以为诗谶也复次其韵

宋代 释德洪

袖手对君增白业,照溪嗟我减朱颜。遥知岁晚归心急,不为江南卧看山。

送隆上人归长沙

宋代 释德洪

湘中乐哉山水国,道人归去正秋色。拭目重看云盖云,搓手新尝橘洲橘。

湘西幽居多故人,松下相逢应倚策。开轩万顷鸭头青,睡起一声风月箔。

黄龙草堂清禅师赞

宋代 释德洪

黄觉晚子,死心季弟。住黄龙山,为十二世。青春无背面,空花有根蒂。

欲识晦堂背触拳,寒到黄河冻连底。

寂音自赞四首 其四

宋代 释德洪

随缘放旷,索尔虚闲。未埋白骨,且看青山。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宋代 释德洪

深院无人得散衣,海棠经雨更相宜。若为化作翩翩蝶,绕此扶疏竹外枝。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五

宋代 释德洪

秋晚凋红翠,幽怀到眉峰。玉纤弄彩笔,落纸翩惊鸿。

道山归计好,高情付疏慵。何独谢夫人,特有林下风。

与朱世英夜论玄沙香严云庵宗旨三首 其三

宋代 释德洪

睡美春来常失晓,日高衾暖懒翻身。戏将古寺闲房趣,誇与闹中无事人。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五

宋代 释德洪

汝心有罅隙,甘受梦幻缚。我念无异相,魔外分遮莫。

初缘五欲囚,乃得入禅乐。自喜如弄猢,旁观胆先落。

次韵周达道运句

宋代 释德洪

大泽深壑间,难藏舟与山。此身唾雾中,安得长朱颜。

讲公如夙昔,娄永尝追攀。定作瓮中画,磨衲映青纶。

送颛街坊

宋代 释德洪

水西南台小精庐,名虽是律禅者居。粥鱼茶板如指呼,履声童首凫雁趋。

分身香积太阔迂,食时至则当持盂。养师反哺如乌雏,荷众司更如雁奴。

逢人若问明白老,为言病起加清癯。

次韵熏堂

宋代 释德洪

无言桃李已垂阴,小雨南风自满襟。小客偶来持茗盌,宝书看罢整瑶琴。

未容丝竹陶闲适,尽把云山付醉吟。图画麒麟他日事,不将行乐负初心。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92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