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示儿复升 其二
明代 :郑真
世家文献已多年,南渡从今又八传。大父隐蒙多善庆,吾翁求我有遗编。
麟经早着芸窗学,兔窟曾占桂籍先。薄宦相随怜别汝,谁收老骨向林泉。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一 胡
中都掌教冠诸儒,堂上春风散佩琚。未儗识荆惭太白,可应慕蔺愧相如。
世家重绍甘棠笏,手泽多传漆简书。明越同乡天咫尺,暮云频倚客窗虚。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三
上帝恩荣儗赐衣,百年永赐太平时。政须宝幛开云母,从使新声教雪儿。
竹底行庖烹玉柱,花边聚佩杂琼枝。翰林帖子谁供奉,香染群公洗墨池。
送分教陈宗穆奉旨还京四
璧水衣冠被宠荣,沛中分教育群英。客毡不废三余学,家阀犹存五节名。
汗竹光寒秋月白,碧芸香暖午风清。檄书催入天官选,金殿当头觐圣明。
永思庵 其二
龙穴凭谁阐地灵,音容地地嘅泉扃。象形欲刻丁兰木,家教须传长孺经。
露洗松楸纷溅泪,星罗俎豆肃惟馨。山川佳气从今始,恩诰疏封仰帝廷。
送朱元助上任高唐典史
蓬莱东望海天隅,千里淮天赋卜居。夜月蚁香芸屋静,春风蝶梦竹园虚。
公车宠赴京都召,宾幕恩承省部除。形胜中原夸自古,浮云苍野览青徐。
遣怀示儿复升 其三
当年拦道忆牵衣,千里长淮恨不归。庭下芝兰空雨露,山中桥梓自光辉。
源流幸喜箕裘续,孝养何惭菽水违。待汝归来成一笑,须凭寸草报春晖。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十三 陈仲良
翠竹离离一径分,石床清思渺秋云。写成唐宋新图障,识得商周古篆文。
金缕词工春欸乃,宝炉香热昼氤氲。旧时雅致今何似,坐对灵山若识君。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二
兰汤浴罢试罗衣,樽俎风流记一时。青眼每怜题柱客,白头今见起家儿。
五声宛转歌桃叶,双袖娉婷舞柘枝。淮海从容京阙近,置身如在凤凰池。
答黄仲贞老先生见寄 其二
淮天久客思漫漫,风雪那禁二月寒。江海愁吟怜杜老,林山僵卧隐袁安。
故园风物烦相问,上国光华许共看。桃李已传春蓓蕾,多情休惜蚁樽干。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四
山中结绶上王畿,四十年来不遇时。空使庄生迷蝶梦,解令杜老忆熊儿。
客窗影透榴千叶,仙窟香余桂一枝。泽畔独醒惭楚屈,朱门何处酒成池。
寄乌继善先生
红心驿外望家山,飒飒西风两鬓斑。系雁书成霜满地,饭牛歌罢月临关。
谩传海外苏仙死,终许羌村杜老还。客底不知强健否,何时访我白云间。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八 方参政文敏
健笔雄词李杜间,相逢千里即开颜。旧夸富贵雄无敌,老觉光阴祇等闲。
芸草香凝瑶帙润,土花暗蚀剑痕班。盛时文武须经济,莫恋淮南大小山。
送洪太守上任淮安
九重诏启紫泥封,太守新除马首东。从使淮阳尊汲黯,解令蜀郡化文翁。
黄阴堂覆甘棠日,皂盖香飘细麦风。有待政成书上考,佩声催觐大明宫。
再用韵简沈文举 其一
夜窗曾忆共论文,翰苑声论独许君。万里光摇瀛海月,半床气湿楚山云。
琼醅战蚁清杯泛,玉馔行庖翠釜分。桥梓一门论晚节,旌招当复似陈群。
贻沈茂玄大使索登州砚
登州异产胜端溪,即墨封侯品秩跻。要使九重分雨露,便须五色吐虹霓。
御前漫说宫妃捧,海上频闻使客携。莫待人间高着价,锦囊好送竹窗西。
分题得芍坡送李太守
疏凿咸夸惠济功,使君来守表清风。千渠声合雷车迅,万顷光开月鉴空。
暮雨冥冥腾赤鲤,秋云渺渺落玄鸿。吾民要觅铭勋处,坡上新亭有庆丰。
题浮玉山房
削成尖玉涌玻瓈,疑似昆仑瀚海西。宝气伏藏丹壑暗,佩声缥缈彩云低。
长材自许充瑚琏,高爵终期赐璧圭。夜月秋深瑶帙启,浮光耿耿烛星奎。
遣怀示儿复升 其九
梦里还家梦忽醒,山中松忽倍留情。长生欲得烟霞术,古学宁推月旦评。
兴热可容诗作祟,愁来祇仗酒为兵。教官亦预斯文寄,投老犹能颂太平。
借韵二首奉呈贾通判令尊翁先生 其二
年逾七十鬓成霜,甲子从容化日长。堂上政须夸福寿,人间不必论闲忙。
霜天稻熟鱼烹鲤,雨夜橙香蟹擘黄。衣彩已闻成乐养,风云有路看飞翔。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用万玉麟先生端午韵四首先生临淮知县公父也 其一
题菜图
次韵答冯道常谢毡袜之惠
再用韵五首 其二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 其六
老柏图
秋兴用宋推府韵 其七
和贵司丞雨中述怀 其一
题张天师画
洪 其三
题网鱼图
用方参政文敏述怀韵五首 其四
和李廷铉皇城长律一首
题春江送别图 其一
题王右军书扇面
哭崔孝子
题吴季璋松斋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十 ...
题林和靖观梅扇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一
题吴教授所藏杨长史菜图 其二
送王敏文自宁夏还四明 其二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 其七 状元红
用沈茂玄大使录示令亲所寄诗韵就寄 其二
永嘉林 其二
题庐山图送凤府掾童思谦
次韵答俞明逸先生 其二
寄蒋古岩知县
中秋写怀
永嘉林 其三
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 其三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七
寄玉山董县丞
寄金太守仲
送黄彦机
岁暮写怀二首 其二
瀛州夜宴图
寄汴韩豫斋 其二
题季璋梅花
和李推官灯夕短歌
寿李太守
用韵寄王汉章三首 其三
游南岩诗 其三
庚辛岁阔斋春帖子 其二
题庾岭图 其一
赠沈大使茂玄萧副使叔达共三首 其三
读东方翔传 其二
题方壶溪山秋兴
答黄仲埙检阅见寄兼简吴伯宗内翰 其一
用韵王理问琵琶亭夜宿
罗信言十二月廿三立春后一日进见奉天殿下得除备用库大使有诗寄其 ...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听松轩
秋兴用宋推府韵 其五
和金太守述怀韵 其一
用前人韵过鄱阳
洪武癸亥九月二日与府学赖先生登宋相王钦若墓既归作长短歌一首以 ...
郭氏挽诗
寄咸阳知县臧九畴
用向知事韵律诗二首 其一
用沈茂玄大使录示令亲所寄诗韵就寄 其一
寄徐景颜三首 其一
忆家中写怀
题沈在新便面
送叶主簿伯兴归慈溪
王子章以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为题以栖字金字为韵 其一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九 姚宗文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二
次韵许廷慎立春诗 其一
题秋林卷
游棋盘石
夜宿谷神道院为吴道纪子玙称寿宴罢作诗以谢并贻同志诸君子
秋江独钓图 其四
寿吴教授先生 其二
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谦恭乐善待予如师在任四年以母丧去职作诗 ...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六
用前题别赋一首
永嘉林 其四
题思孝庵
再用韵五首 其五
送董理问复职二首 其一
题画送陈驿丞 其一
上清何伯度为儿子画林塘读书处
题柳公权玄秘塔铭 其一
送钟山长
竹图二轴 其一 彭城一派
题吴道延西征卷 其一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四
送吴都督
题方壶青山白石图 其二
题便面赠叶子中先生归慈溪 其一
题敬义斋卷 其一
次韵答姚宗文见寄
题春江送别图 其三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十五
见山草堂
挽黄仲埙先生
胡仲厚先生画林塘读书图并序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其六
和黄仲瑱先生郊祀庆成长律二十韵时先生征入除翰林检讨
送潘伯英
题胡仲厚先生山水图
题苏武握节图 其二
十一月初九日早出南门
题菊花图 其二
寄玉山 其二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八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 其二 御爱黄
用彭太守述怀韵 其一
题春江送别图 其四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十四
赠俞敬之
送贾惟敬
读东方翔传 其五
答黄仲埙检阅见寄兼简吴伯宗内翰 其二
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其一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
咏周克复先生三友轩
奉呈同知钱相公 其二
题昭仁寺碑
题睢履道红碧桃花赠李经历 其二
用王理问中秋韵
读东方翔传 其四
送张郎中
寄汝宁万太守 其二
送宿州同知胡仲立升授凤阳府通判致仕还里
题秋江送别图 其一
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 其四
题老柏图
寿方时可七十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四
送臧惟表诗
题敬义斋卷 其三
题渔樵问答图 其一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 其十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所藏画 其二 梅花寒雀
题周千户所藏盛子昭雪中读书图 其一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三 沈文举先生
用李廷琼寓中都口号韵三首 其三
答姚宗文律诗四首 其四
送永嘉支师中分教入京 其二
奉呈同知钱相公 其一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四
赠虹县生刘昭贡成均
送卢文刚
永思庵 其一
题红菊
用前人韵道出鄱阳感兴
送史奏差济川归永嘉 其二
秋江独钓图 其二
题桃花赠郑良琪
题马知县梦云图
游南岩诗 其一
题周千户所藏盛子昭雪中读书图 其三
题方壶闲云潭影
题方壶枯木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