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仙花二首 其一

水仙花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湘云冉冉月依依,翠袖《霓裳》作队归。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

诗人丁鹤年的古诗

哭四明宋廷臣推官

元代 丁鹤年

甬东郭外为邻住,湖北城中值宦游。直拟千回同一日,那知一别竟千秋。

常秀轩为姻侄唐仲节赋

元代 丁鹤年

脩竹疏松一径存,故家德泽久培根。岁寒并励冰霜节,春永均沾雨露恩。

翠盖垂珠知结子,锦棚抽玉见生孙。要知奕叶承家庆,多在诗书礼义门。

植樗轩

元代 丁鹤年

徂徕苍松干,峄阳孤桐枝。矫矫卧龙节,娟娟栖凤姿。

桐中琴瑟松栋梁,采之斲之生辉光。明堂清庙即登用,回首故山云路长。

凤凰不来龙亦去,樗散当轩承雨露。

暮春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一夕春归遍九垓,千红万紫尽尘埃。韶光淑气逡巡退,暑雨炎风烂熳来。

假馆武当宫承舒庵赠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去天尺五去人遥,地位清高隔世嚣。秘阁校书多考索,初筵设醴雪招邀。

每看赋雪才无敌,便觉凌云气欲飘。枉骑敢烦临暑夕,拿舟或可候寒宵。

寄郑高士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闭门凝坐学长生,七返还丹一息成。野服春深裁白苧,山庖日午荐黄精。

烟中鹿引朝真驾,月下鸾随度曲笙。却笑秦人太痴绝,楼船万里访蓬瀛。

小画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远水吞天碧,危峰拔地青。何由云树底,挥麈坐茅亭。

画葡萄

元代 丁鹤年

江海春雷动,群龙悉上天。秋来风露冷,个个抱珠眠。

上明州太守荼子俊

元代 丁鹤年

汉江东抱楚山流,先垄犹馀土一抔。庙冷桐乡耆旧逝,田荒栗里子孙愁。

兵戈隔梦三千里,霜露伤心二十秋。荒隧天寒乌鸟下,空林日落白狐游。

碑焚断石经时变,碗出遗金有夜偷。过客尚知来下马,仙人谁复指眠牛。

拟从樊口迁京口,遥别沙头下石头。高士束刍思致奠,故人惠麦久维舟。

已知多病垂垂老,敢为长贫故故留。为政幸逢宗正恕,申情当念子平忧。

劬劳罔报生何益,存殁沾恩死必酬。愿及清明三月节,一盂麦饭洒松楸。

湖上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汀鹭映湖波,清白两无愧。立尽风雨寒,颇为口腹累。

题竹间翁白马图

元代 丁鹤年

谁识骅骝汗血中,静团晴雪动生风。一从选入天闲内,不觉人间万马空。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神鳌屹立戴崔嵬,俯瞰沧溟水一杯。积翠自天开罨画,布金随地起楼台。

祈灵汉使乘槎到,传法胡僧折苇来。若使祖龙知胜概,岂应驱石访蓬莱。

敬书宸翰后

元代 丁鹤年

神龙归卧北溟波,愁绝阴山《敕勒歌》。惟有遗珠光夺目,万年留得照山河。

竹隐图

元代 丁鹤年

昔有君子,隐居种竹。截简著书,垂竿钓玉。委顺暮年,孰继芳躅。

二子秀发,郁若篬筤。文章云锦,节操冰霜。图诸座右,庶几羹墙。

送铁佛寺益公了庵朝京游浙

元代 丁鹤年

世尊出西域,教化极东土。大道本无为,盛德人所慕。

只今灭度二千年,授经弟子如亲传。我生懒僻苦贪佛,或谓三生有胜缘。

武昌铁佛古名刹,兵燹荐臻孰承乏。益公崛起振宗风,至味啖人如嚼蜡。

相逢一笑即相亲,下榻东轩忘主宾。薰炉茗椀坐清夜,从容软语温如春。

晓来别我朝京国,短策轻包适吴越。吴越山水天下奇,宝坊金刹皆人杰。

公今参访必遇人,六根一扫无纤尘。钱唐潮音华顶月,独露堂堂见本真。

从此平生大事毕,顿觉身心乐无极。踢翻大海水逆流,半夜中天出红日。

我有故人僧中雄,不远千里来诗筒。烦公问讯向何处,说法今留兜率宫。

挽故豫章义士吴复原

元代 丁鹤年

挺生英杰百夫防,高义孤忠少颉颃。艰食屡分图共济,危城百战誓同亡。

延津剑去秋无气,合浦珠还夜有光。三复园亭新墓表,哀荣宁独在泷冈。

送奉祠康仲谦致仕还陕西

元代 丁鹤年

大国祠官致仕归,秋风祖帐足光辉。青松黄菊先庐在,白发苍颜故老稀。

久奉山川谙祀典,远迎乡党识朝衣。家居重念君恩厚,日送南来一雁飞。

寄四明诸友

元代 丁鹤年

海上归期苦恨迟,归心日与海争驰。故人有待吾衰矣,一寸寒灰万缕丝。

红莲白藕诗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采莲采藕湖水浔,阿侬踏歌郎赏音。多虚少实如郎意,外甜内苦似侬心。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 其三

元代 丁鹤年

早将长策靖三边,晚抱孤忠守一廛。出处久推张翰达,登临重觉谢安贤。

烟霞丘壑龙山屐,风月汀洲凤浦船。东望三神才咫尺,不妨来往挟飞仙。

丁鹤年

丁鹤年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 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16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