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十一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十一

明代 董其昌

举著空宗便道无,如盲说象太模糊。请君自对秦宫镜,两道眉毛历历孤。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东朝联事步清尘,牢落灵光亦主臣。奉诏偶然因旧学,趋班直讶邸陈人。

纷纶津邸宾僚盛,詄荡天门羽翼新。纵是枯桐蒙赏激,詶知恐异爨馀薪。

寿王闲仲六十

明代 董其昌

凤毛麟趾似晨星,大雅于君见典刑。隐后公车虚劝驾,吟边游刃发初硎。

壮心不尽屠龙技,道貌全符相鹤经。二美千秋垂世业,重看父子播馀馨。

寿谢山持礼垣封翁仲秦五十五

明代 董其昌

闽山何处是方壶,古木云林著谢敷。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

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五 榆溪九曲

明代 董其昌

澧浦长怀楚,桃源不事秦。谁知钓鳌手,榆曲阜收纶。

枯木

明代 董其昌

散木无文章,中林有先伐。连蜷而离奇,仙槎与禅筏。

葛赠公专祠诗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左掖高名自象贤,共言表海太公先。迹因不朽堪千古,知有无涯足大年。

蘋藻并随洙水荐,丹砂或化稚川玄。辽城何日归来鹤,宁待招魂宋玉篇。

龙王寺观荷

明代 董其昌

沐日相将竹下群,芙蓉十里净京氛。故园风景能无忆,是处燕吴总不分。

饮马倒窥临水树,惊凫忽断宿潭云。尘缨坐染青莲气,会遣东林社里闻。

题画赠许绳斋郡伯时浚河成

明代 董其昌

楼倚城阴九点烟,虚窗忽响白苏泉。应将太史河渠记,并入南华秋水篇。

郭青螺六命册

明代 董其昌

日月旂常姓字悬,铙歌凯曲舞衣前。师行长子标铜柱,帝念封君此渭川。

摩顶麒麟堪入画,盟书带砺永相传。上公九命君家事,次第承恩巳六篇。

贺李素我再举子诗以志喜

明代 董其昌

男祥重见叶长庚,无限高门意气生。遂有次儿肩德祖,奇哉二子类徐卿。

金光并茁尧庭草,玉露初盈汉阙茎。间岁一寻汤饼会,欢歌逾遍五茸城。

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不羡金茎去日边,龙文双剑鹿台前。摄将维室三千界,奏取唐山十五篇。

送周观察斗垣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东方千骑拥楼船,执法星随北斗悬。正尔犁庭勤庙算,须君解网减汤年。

鹊湖不减西湖胜,岳色遥看海色连。四履山川供啸咏,可能时寄穆如篇。

题画小赤壁图

明代 董其昌

吾松山有九,俱以海为沼。东海既以大,赤壁何当小。

风穴秘精灵,云门削鬼巧。口鼻斗嶙峋,鳞甲成夭矫。

而我游齐安,何繇凌窈窕。时平兵气销,霜落江声悄。

回思平原鹤,谁是枌榆鸟。恰似黄池会,吴楚争可了。

将无山岳灵,端受里俗□。归语东阳生,携筇事幽讨。

石言曾莫逆,壁观共枯槁。田成琳球赋,屋用辛夷橑。

太守握红云,冠彼山谷好。灵踪俨如旧,庞赘忽以澡。

嘉名公等锡,一壑从余保。手写浪淘沙,峨眉雪可扫。

敢应北山招,终事东坡考。

赠王大美直指

明代 董其昌

松风谡谡度霜台,好及膺门御李来。怀古忆过麋鹿苑,巡方行省雁鸿哀。

山川半入吴都赋,云梦平吞楚客才。秋水长天供綵笔,称诗一二柏梁裁。

题浯溪读碑图

明代 董其昌

漫郎左氏癖,鲁国羲之鬼。
千载远擅场,同时恰对垒。
有唐九庙随秋烟,一片中兴石不毁。
几回吹律寒谷春,几度看碑陈迹新。
辽鹤归来认城郭,杜鹃声里含君臣。
折钗黄绢森光怪,旧国山河余气概。
当年富贵腹剑多,异代风流掾笔在。
书生何负于国哉,元祐之籍何当来?子瞻吃饱惠州饭,涪
翁夜上浯溪台。
扶藜扫石溪声咽,不禁技痒还题碣。
清时有味是无能,但漱湘流莫饶舌。

赠吴山人逸金

明代 董其昌

孤云曾不住,何事倦飞还。道气看眉宇,禅心问骨山。

试琴鱼出沼,鍊剑虎当关。余亦逃虚者,相期白社间。

赠彭嵩螺鹾台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遥传使节发江都,六月冰心在玉壶。巳见盐官清酌水,又从陆海远飞刍。

殿中封事关宸告,天下军储罢癸呼。当宁颇存南国不,可能不上郑公图。

题王叔明画

明代 董其昌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争峙。闲者解其纷,君今巳閒未。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一 曾教庵

明代 董其昌

世宝珠玉粟,天光日月灯。个中无一字,权说有三乘。

癸亥元日与林茂之焦焦氏易林贻以福橘五颗□之有作依韵和之

明代 董其昌

诗谶含情硕果深,琼琚落落报甘临。玄亭文字都传古,楚颂风流又见今。

倘许奕来成坐隐,有如怀去惬童心。霜苞巳逗先春信,东阁官梅未易侵。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