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其昌
建章月晓听霜钟,有诏分甘庆泽浓。巳见铁耕归甑爨,谁知粉米补山龙。
馨香馋鼎餐英候,舄奕桓圭辑瑞容。圣主考文天雨粟,故拈糕字慰三农。
詶卢原甫次韵
山馆逢迎强著书,盘餐真愧郇家厨。聊供赋手骚兼蟹,雅称秋怀为有鲈。
游屐若为偕尚子,雕虫祗合任非夫。遥知别后相思夜,能识罗浮梦里途。
送张璇源郡侯入觐
两都词赋两岐歌,神爵循良此更过。吾土风谣非旧日,几年江海地生波。
趋朝人地双龙贵,上计行装一鹤多。野老临岐无限意,酬知惟有颂中和。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八
家资了□□湘流,太华山边撤石头。个是学人真榜样,深闺儿女漫悠悠。
广文有之任彭城者诗以赠行
傲吏翛然隐射宫,星轺迢递又徐东。荆湖云散千峰火,萧沛秋生大国风。
梦到吴门寻旧社,閒登汉垒笑时雄。亦知不尽谈经意,绪论还期虎观中。
题画赠张平仲水部
十月江南野色分,渔庄荻浦见沙痕。若为剪取吴淞水,著我微茫笠泽云。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六
谷静鸟飞绝,天空云度閒。尔时一回首,眼底无青山。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十
千树青松养圣胎,常年石户不关开。山中莫道无俦侣,片片閒云自往来。
题画赠眉公 其一
何处江山好定居,卜邻真拟傍专诸。骚人巳落滋兰事,濠叟犹传说剑书。
赠黄爱春
桃花渡口竹园黄,一抺宫云淡晓妆。谁信蓬莱会清浅,阖闾城外即沧桑。
秋日泛泖四首 其二
九点芙蓉堕淼茫,平川如掌揽秋光。人从隐后称湖长,水在封中龙谷王。
日落鱼龙骄夜壑,霜清钟磬度寒塘。浮生底阅风波险,欲问蒹葭此一方。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四
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争知信得迷时及,随分阿鼻与涅槃。
赠觉虚师说经超果
龙象森森奉麈谈,直拈教外首楞严。欲知末会人天供,雪后梅花百鸟衔。
枯木
散木无文章,中林有先伐。连蜷而离奇,仙槎与禅筏。
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 其三
君才原绣虎,使节向卢龙。香署纡筹策,雄边倚折冲。
风霜行汉法,旂鼓变军容。今日榆关势,何如百二重。
题画赠王幼度
卧数嵩峰听五湖,烟霞供具属模糊。欲知绝胜襄阳处,开臂曾非受诏呼。
题画杂诗 其一
晚岫带霞明,汀洲变蘋绿。如何万里桥,却在苏台曲。
寿唐母吴太君六十
唐家恊相汉图章,曾向宫端进寿觞。庭际种兰思谢传,吟边泛柏拟共姜。
凤毛等是金为友,鹊起终看玉作堂。顾我词林旧宾客,怀清无复感沧桑。
题仿黄子久画
野色散遥岑,繁阴带平楚。大痴未是痴,老我仍学我。
送刘侍御还朝二首 其一
休蒲风采重明廷,又见花骢指帝京。三辅澄清需揽辔,九流人物待持衡。
能无广论嗣公叔,夙有昌言轶更生。野史若为光祖道,祗凭班管纪勋名。
太傅都尉万瞻明先生移居赐第诗以贺
凌云材料化人营,锡瑞鸣珂意气生。雅尚肯骄三太贵,恩华曾历四朝平。
悠然凤吹怀仙引,不尽鸿冥扈圣情。十二楼台迷处所,惟馀星使得知名。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370篇诗文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二
送朱敬韬水部
寿敬新杜封公七帙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九
紫茄五首 其二
赠总漕王宪葵中丞三首 其三
秋日泛泖因读先师莫中江之什忽又十五年感旧怀贤再赋呈唐明府君公 ...
寄怀总宪张华东
题曹源 其一
题平湖弄珠楼呈萧象林使君二首 其二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一
寿曹太母
祝英台宅
祭风台怀古
长兴熊坛石令君席上
题画赠张山人二首 其一
紫茄五首 其五
赠洛中焦右伯文兆
题汶上路太守壁二首 其二
寿王闲仲六十
黄鹄矶阻风
题西溪图赠虞德园吏部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一 曾教庵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七 嫏嬛洞
赠萧象林比部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七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七
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 其一
题茅斋水墨画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四
送钱机山宫允还朝
贻陈徵君仲醇二首 其一
东林寺夜宿
征虏将军出塞歌
问政山歌为太傅许老师寿
金华守周斗垣为学使重临郡郡人以诗纪事为赠此诗
赠湛怀上人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二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 其三
击剑篇
敕赐百官午门凉榚宴恭纪 其二
寿东宁伯焦太夫人
赠万休上人
送周斗垣参知入贺二首 其二
送侯六真侍御按黔时黔有兵事侍御兼视师之命二首 其一
寿莫方亭
同唐元徵宫允游善权洞四首 其一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
赠李为与浒墅主政四首 其四
秋夜有集得还字
送潘含赤中舍还朝
送张符禺吏部
虎丘和许周翰太守四首 其三
题画寄吴浮玉黄门
题画赠眉公 其二
冬夜次韵詶林茂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