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已过吴江阻风上湖口二首 其二

已过吴江阻风上湖口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南风捲水入湖去,落尽波痕不复回。更被纲船碍归舫,一船过尽一船来。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林见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宋代 杨万里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每见无杂语,只说林见思。

试问见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不关白眼视青云,四海如今几若人。渭水傅岩看后代,东坡太白即前身。

整齐宇宙徐挥手,点缀湖山别是春。解遣双鱼传七字,遥知掉脱小乌巾。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其五

宋代 杨万里

园花皆手植,梅蕊独禁寒。色与香无价,飞和雪作团。

数枝横翠竹,一夜绕朱栏。不惜吟边苦,收将句里看。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

宋代 杨万里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清晓湖上三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菰月蘋风逗葛裳,出城趁得上番凉。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

城头晓步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古城秋后不胜荒,人迹新行一径长。竹影已摇将午日,草根犹有夜来霜。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要输不尽香,急唤薄银叶。

跋黄文若诗卷

宋代 杨万里

五字长城璧不如,鼠肝虫臂得关渠。竹坡集里曾相识,惊见兰亭茧纸书。

过真阳峡六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莫道无人径亦穷,尚馀碧筱伴青枫。白云不是从天降,坐看生从翠崦中。

竹枝歌七首

宋代 杨万里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驩乐几家愁。
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

白莲

宋代 杨万里

井花新插白芙蕖,坐看纷纷脱雪肤。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乱满江湖。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三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眠云跂石十馀年,回首抛官一瞬间。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闲。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七

宋代 杨万里

玉磬金钟天半鸣,梦中惊我起来听。万松花上三更雨,政事堂中有此声。

尝荼

宋代 杨万里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花绕朱檐柳绕栏,小亭面面锦团栾。春风横欲欺诗瘦,且下东窗护嫩寒。

野荼

宋代 杨万里

不识荼糜恨杀人,野花香里度芳晨。寄笺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初入淮河四绝句

宋代 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山庄李花

宋代 杨万里

山庄又报李花秾,火急来看细雨中。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

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

宋代 杨万里

漫浪江湖天一方,故人不见两三霜。
对床说尽平生话,黄叶声中秋夜长。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 其六

宋代 杨万里

雪冻霜封稍欲残,殷勤折向坐中看。绮疏深闭珠帘密,不遣花愁半点寒。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