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望亭六首 其一

过望亭六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望亭昔岁过归船,柳为蹁跹杏为妍。今日溪山浑似旧,雪芦风荻两萧然。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赠相士蓑衣道人杜需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坐来小歇过眉拄,客里那能满眼酤。肯脱蓑衣借侬著,鸥边雨外且江湖。

小舟晚兴四首 其四

宋代 杨万里

一船在后忽搀前,前后篙师各粲然。山入春来肥更秀,向人依旧耸寒肩。

水仙花四首

宋代 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探梅

宋代 杨万里

春傍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游水月寺

宋代 杨万里

烟日蔫云乍暑天,倦投山寺借床眠。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谁占百花头上魁,花神推许□□□。东园春信知多少,今日喜晴拚一来。

跋陆务观剑南诗藁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剑外归乘使者车,浙东新得左鱼符。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

彫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登牛渚蛾眉亭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

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苧乌纱江海间。欲寄双鱼招醉魄,月轮捉了蚤言还。

尝荼

宋代 杨万里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宿小沙溪

宋代 杨万里

树捧山烟补缺云,风揉花雨作香尘。
绿杨尽道无情著,何苦垂条拂路人。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

宋代 杨万里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也天香内样妆。
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糟蟹

宋代 杨万里

横行湖海浪生花,糟粕招邀到酒家。
酥片满螯凝作玉,金穰熔腹未成沙。

归去来兮引

宋代 杨万里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闱西。

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闱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後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扁舟轻扬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载奔弛。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颜怡。

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

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

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野荼

宋代 杨万里

不识荼糜恨杀人,野花香里度芳晨。寄笺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和文黼主簿叔惠诗之韵

宋代 杨万里

薄宦江湖苦异途,十年骨肉隔音书。此行政尔见公面,又迫归欤巾我车。

安得从容林下去,相从漫浪物之初。念公不是渔竿客,合结丝絇立玉除。

过望亭六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望亭昔岁过归船,柳为蹁跹杏为妍。今日溪山浑似旧,雪芦风荻两萧然。

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

宋代 杨万里

下滩一日抵三程,到得盈川也发更。
两岸渔樵稍灯火,满江风露更波声。
病身只合山间老,半世长怀客里情。
西畔大星如玉李,伴人不睡向人明。

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味含霜气洞庭柑,鲊带桃花楚水

昼睡闻雁

宋代 杨万里

梦里霜鸿叫绝天,䰒松睡眼起来看。殷勤甓社湖中客,送我南归到惠山。

宿鸡林坊

宋代 杨万里

路觉往而复,意迷东与西。
元来八九渡,只是一条溪。
亭午虽微暑,兹辰较少泥。
诸峰云上出,不但与云齐。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