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鸠妇那知自不材,树阴疏处起楼台。可怜积木如山样,一桷何曾架得来。
烛下梅花二首
探梅
春傍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
外面千峰合,中间一径通。日光自摇水,天静本无风。
村酒渟春绿,林花倦午红。莫欺山堠子,知我入江东。
池冰二首 其一
池底枯荷瘦不胜,池冰新琢玉壶凝。如何留到炎蒸日,上有荷花下有冰。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句 其一
健青新走一梢长,外日东风引得狂。定自今番春色里,新枝别样占年光。
三辰砚屏歌
天小紫,日淡红,相光正与日相通。一星雪白大于黍,走近相旁无半武。
吾闻三辰不并明,如何日中见相星。霜后梨花定非瑞,春秋获麟不应贵。
君不见八相十五夜向晨,东方亭亭升火轮,西有玉李伴金盆。
是时三辰正如许,君不著眼君莫论。吾家大阮嗜文字,看书到晓那能睡。
三辰并光射窗几,影落砚屏不容洗。就中相轮景特奇,桂树可数叶与枝。
炯如秋水涵荇藻,天巧此岂人能为。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
公当十袭古锦帕,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
过蕉坑
枫叶乾馀尚小红,苕花飞尽不留茸。经旬欲雪还无雪,只作清寒恼杀侬。
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潜,子直,材翁
闷歌行十二首
野荼
去岁诸司赏物华,荼糜一会属侬家。今年不识荼糜面,却买茅柴对野花。
早炊童家店
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笺二首 其二
百楮先生十兔尖,心知奇绝敢言贪。诗无好语书仍俗,喜气多多抵得惭。
念奴娇(上章乞休致,戏作念奴娇以自贺)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其一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玉井亭观荷花
蕖仙初出波,照日稚犹怯。密排碧罗盖,低护红玉颊。
馆之水精宫,环以琉璃堞。珠明浮盘戏,酒漾流杯晔。
青笔尖欲试,绿笺皱还摺。老龟大于钱,辛勤上团叶。
忽闻人履声,入水一何捷。
午憩堆钱岭
蚤作难为饭,前途又苦饥。尘劳正未了,眠食且随宜。
小憩那思去,追程得更迟。馆人只冷眼,还为惜奔驰。
题三老图二首 其一
旦奭行间著季真,黄冠不合附青云。二南风里君知么,添个委蛇退食人。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 其四 蜜金橘
风餐露饮橘洲仙,胸次清于月样圜。侠客偶遗金弹子,蜂王撚作菊花钿。
晨炊叱驭驿观海边野烧
南海惊涛卷玉缸,北山野烧展红幢。山神海伯争新巧,并慰诗人眼一双。
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海棠 ...
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浇艳丛。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春晚往永和
午睡起
题萧岳英常州草虫轴盖画师之女朱氏之笔二首 其一
赠阁皂山懒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 其一
送沈虞卿秘监脩撰将漕江东二首 其二
芗林五十咏·丛桂
阻风泊舒州长风沙二首 其一
过京口以南见竹林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海棠坞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六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舟中排闷
六月晦日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 其三
碧落洞前滩水三首 其二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一
雨后至溪上三首 其二
明发房溪二首
小雨
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为韵和以谢焉五首 ...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荔枝歌
晴後弃雪四首
和文黼主簿叔惠诗之韵
红玫瑰
和昌英主簿叔送花
出蛱二首 其一
垂丝海棠二首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 其二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二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三 野塘
路口回望方山
昼睡闻雁
舟过桐庐三首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其七
入建平界二首 其一
晚春即事二绝 其一
和益公见谢红都胜芍药之句
落梅有叹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 其三
郡圃晓步因登披仙阁四首 其四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二
醉後题壁
过真阳峡六首 其二
清明雨寒八首 其五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三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其三
丁酉初春和张钦夫榕溪阁五言
清明雨寒八首
嘲报春花
芗林五十咏 其三十一 梨花原
醉後捻梅花近壁,以灯照之,宛然如墨梅
小憩栟楮
过弋阳观竞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