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三 周元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三 周元公

明代 孙承恩

天不丧道,乃生哲人。建图著书,发挥道真。德容清和,襟度朗彻。

俨如见之,光风霁月。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拟古二十七首 其十二

明代 孙承恩

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和戴龙山丁祭十二韵

明代 孙承恩

殷祭宵当午,良辰日在丁。生民匪吾道,长梦竟谁醒。

陛遣温纶重,筵铺黍稷馨。肃雍昭礼乐,于穆俨神灵。

宇宙资元化,删脩正大经。聋闻儆雷电,㫧昧识丹青。

木铎疑徇座,弦歌或近屏。驰神劳仰极,想像愧中扃。

道与乾坤并,恩当肺腑铭。登天悲伎俩,志学惜年龄。

瀚海将探蠡,洪钟拟举莛。礼成馀敬在,翘首立宫庭。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五 苍颉

明代 孙承恩

上古淳朴,结绳以治。有圣者作,始立文字。贯彻三才,包括万象。

通鬼神情,泄天地藏。

园居漫兴 其十五

明代 孙承恩

晨兴阅残编,开窗曙光入。忽有野人过,隔溪笑相揖。

题便面次顾东江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幽人结屋江之湄,占断清风无少时。何日扁舟成独造,为君重和考槃诗。

题杂画册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脉脉凝清露,芳姿湿更匀。凭谁持快剪,溪上剪红云。

初度自寿十三首 其四 佳乐歌

明代 孙承恩

迢遥千载看孤标。门庭不惹尘嚣。家人称寿吸霞觞,沾洒宫袍。

掀髯长笑。记当年、驰骤誇英妙。愧疏慵、老大无闻,漫说甚、回铿寿夭。

百字令 其二 寿夏桂洲阁老和坡翁韵

明代 孙承恩

上天纯佑,为社稷、生此中兴人物。巨器宏才更风流,挺立千寻绝壁。

冠世文章,包人度量,襟抱同冰雪。试论今日,何人堪比奇杰。

还羡秉笔黄扉,笑谈机务了,英猷横发。仰止皋夔,树芳声、千古谁能磨灭。

退食逶迤,开怀延国士,吐餐握发。望公何似,碧天永夜孤月。

香山来青轩

明代 孙承恩

矗矗群峰列画屏,四时空翠落檐楹。青山与我皆无意,那得机心管送迎。

南斋十咏 其九 颓笔

明代 孙承恩

名著中书省,曾誇战捷还。遗功尤未泯,末路已惊难。

锋力惭新锐,衰颓类老残。犹思畴昔遇,横扫涌涛澜。

贺新郎 六十初度自寿

明代 孙承恩

初度今朝又。叹匆匆、年华逝水,岂堪回首。道老而今真是老,花甲已周之候。

钟鼎勒、此生何有。圣世虚叨风云会,春卿崇重惭虚谬。

只此志,誓无负。朝来独把梅花嗅。笑尘容、落寞萧条,与花同瘦。

俯仰乾坤箕裘事,喜有龙儿凝秀。抱迂拙、从来如旧。

欲把年筹重再数,不知天意还从否。聊自适,且斟酒。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襄阳传得谪仙歌,江水无情落逝波。千古昔人行乐地,谁知今日我来过。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三 咏村居

明代 孙承恩

幽居自村落,僻远无市喧。禾黍依夕照,桑麻宿轻烟。

深巷荷锄归,儿女迎门豚。鸡豚入栖栅,牛羊下郊原。

邻父有好怀,时来话田园。食力寡心累,浊酒供年年。

再吟送燕

明代 孙承恩

念汝南飞去,怜吾正北行。相看异乡日,忽动故园情。

梁旧栖无改,泥新葺易成。祇愁主人出,莫为捲帘迎。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二 黄文节公

明代 孙承恩

孝友天性,文学夙成。诗擅名家,匹休少陵。砺节困穷,忘情富贵。

党锢诸贤,公实无愧。

园居漫兴 其二十三

明代 孙承恩

开园觅时蔬,稚子笑而语。摘来经几朝,今朝摘盈筥。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 严子陵

明代 孙承恩

名节丘山,轩冕尘壒。怀仁负义,蕴畜亦大。汉室九鼎,桐江一丝。

凛然清风,悠悠我思。

清江引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篷窗雨来声滴点。惹起情无限。春风杨柳枝,流水桃花片。

我思美人南浦远。

清江引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篷窗雨来人未寝。早已知寒信。暂借酒留春,无奈霜堆鬓。

兰缸幽幽频落烬。

雨后步园中

明代 孙承恩

滂沱鸣中宵,清朝散微旭。黑云叆而䨴,雨意犹未足。

小园偶信步,襟抱豁烦燠。濯我畦中蔬,薿薿净如沐。

平原独鹤下,浅渚群凫浴。天风动疏篁,铿戛万绿玉。

端居览众妙,幽赏惬心目。孤吟无与酬,长啸振林木。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