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 其二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明庭抗论意弥坚,只分微躯毕九泉。笃信亦知成底事,却尤前哲误诸贤。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东归别词林诸君子

明代 孙承恩

秋日熇熇照客衣,一鞭款段出燕畿。词林故人走相送,欲别不别遥依依。

白云遥遥望何极,老去莫愁天地窄。百年忠孝总关心,回首君门泪沾臆。

南斋十咏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古人妙墨今人收,古人心画谁能求。不知阅世几春秋,人间万事良悠悠。

断文尤足当琳球,吾欲即此穷冥搜。

招友人赏莲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池上红云映碧澜,草亭偏称把杯看。莫教一日蹉跎过,零落馀香空翠盘。

汉宫春晓图歌为克斋司徒题

明代 孙承恩

斜日吹落明星稀,汉家宫里春云低。铜龙漏静午门辟,鱼钥声传万户齐。

此时六宫人尽起,宝镜荧荧对梳洗。螺黛妆馀积翠烟,残脂涤去流红腻。

龙脑入缕罗衣香,珠钿玉佩锵鸣珰。试问宫中谁第一,赵家姊妹誇新妆。

东风习习春犹浅,小立徐行娇步软。梦馀杨柳尚含嚬,睡足海棠犹力倦。

帘垂翡翠挂珊瑚,渐观花影摇金铺。閒理玉筝调锦瑟,官家上直听传呼。

列屋盈盈尽妖冶,负宠争怜不相下。饰貌何如饰性情,当熊辞辇何为者。

容光或有覆盆遗,燕笑宁知泣向隅。歌舞昭阳竞春好,凄凉长信恨更迟。

春去春来年复年,人生岂得常娇妍。忽忽愁中添绿鬓,匆匆镜里改朱颜。

沧海桑田讵胜道,富贵荣华孰长保。试看当时盛丽区,只今无地生芳草。

拟万寿无疆词次韵

明代 孙承恩

五位严宸地,千官魏阙前。秋高澄霁色,空半起炉烟。

于穆瞻龙衮,钧韶恊凤弦。百蛮熙禹甸,八极仰尧天。

义肃乾坤正,仁覃品物妍。愚臣勤颂祷,圣寿万斯年。

题小景画册十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拉伴事幽寻,古洞共探历。马蹄相追随,岚气袭衣湿。

南斋十咏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百金曾储古画图,意像彷佛超有无。悬知岁久成模糊,爱之我欲重为摹。

留情一物我亦诬,谁为此论眉山苏。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四 欧阳文忠公

明代 孙承恩

勋业闻望,韩范并驰。古文奥学,匹休昌黎。复三代醇,黜五季陋。

一代宗工,孰居其右。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二七 韩文公

明代 孙承恩

道丧文衰,子克振起。排斥老佛,发挥洙泗。并包百家,源委六经。

北斗泰山,百世尔承。

夷齐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炮烙烟消四海苏,文孙威德已弘敷。钜桥虽有陈陈粟,不济空山两饿夫。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八 朱韦斋

明代 孙承恩

早力文词,方驾韩欧。晚窥圣学,宗师程周。知言之微,知德之奥。

成子大儒,克任斯道。

早春同友人閒行因过太清道院

明代 孙承恩

乘閒聊复作閒人,竹杖芒鞋趁早春。林下水边时纵步,绝胜都市踏红尘。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十六 咏闺思

明代 孙承恩

清飔吹蕙帐,明月照兰房。中宵念行役,掩抑独凄凉。

微寒生薄衾,思奉君子裳。天涯渺阻修,何由越川梁。

昔如鸾与凤,今如参与商。默默向谁诉,悄悄徒自伤。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襄阳传得谪仙歌,江水无情落逝波。千古昔人行乐地,谁知今日我来过。

题寿星

明代 孙承恩

一杖扶元化,乾坤自始终。本来无面目,偶落此图中。

怀送别诸亲友

明代 孙承恩

谷阳城外短长亭,斜日莺啼酒半醒。别语匆匆浑不记,两言珍重独分明。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二 伏羲

明代 孙承恩

羲皇圣神,开物成务。画卦造书,文字之祖。神明以通,造化以宣。

万世道统,兹其发源。

都下寄友人五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路入蟠龙屈曲成,荒原依约近佳城。蘋汀蓼渚柴门月,与子清宵来往行。

南院屋敝甚雨至辄漏戏呈石庵南山二司空

明代 孙承恩

三日三夜雨如注,黯黯沉沉还弗休。黑云如山压厚地,广衢积潦堪行舟。

中庭忽漫成陂塘,蛙黾蜌螷喧两厢。阴阴湿气凝不散,蜗牛鼠妇升颓墙。

古屋此时漏交下,点滴初闻渐飘洒。长日终宵陆续声,补葺隙罅谁能者。

童儿婢子驱纷然,盆罂瓮盎列满前。支东备西不暇给,沮洳泞淖连堂轩。

书册纵横乱堆几,颠倒衾帏与衣屦。静坐须教昼屡兴,俯榻还惊夜三徙。

抑心耐事理则然,独虞覆压心悬悬。兴颓补弊赖公力,莫教蹉跎遗后艰。

赠潜江田侯赴夔州别驾六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田君才识下僚淹,龌龊从教俗吏嫌。都来民瘼谁胜任,尽付君家一力担。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