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母蟠桃图为中丞张明崖母夫人寿六首 其一

王母蟠桃图为中丞张明崖母夫人寿六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指点蓬瀛东复东,云车风马往来中。豫知王母霓旌降,昨夜青禽有信通。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同张石磐侍御游沈氏山庄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观水观山事亦清,却于来往太劳生。我欲携之置湖上,幻出君山看洞庭。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九 宋孝宗

明代 孙承恩

性资英明,治行勤励。恢复拳拳,可质天地。治民振武,敬天仁民。

事机屡乖,志卒弗伸。

南斋十咏 其九 颓笔

明代 孙承恩

名著中书省,曾誇战捷还。遗功尤未泯,末路已惊难。

锋力惭新锐,衰颓类老残。犹思畴昔遇,横扫涌涛澜。

送张君归延安

明代 孙承恩

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己许。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慇勤慰岑寂。

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

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

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

题杂画册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春雨晚冥冥,烟梢洗更清。鲛人过淇澳,拾得凤凰翎。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三 竺寺晓钟

明代 孙承恩

日入湖上昏,鲸音破寥阒。遥知诸僧定,炉薰坐禅寂。

拟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明代 孙承恩

嗟吁寡闻道,当事力靡胜。坐无涵养功,忧乐苦缠萦。

时当拂逆来,浅中每怦怦。虽无得失较,不免宠辱惊。

有客款我堂,慰言极慇诚。上探元化理,中述圣哲情。

谓予子有得,悄悄疑未平。谓予子无得,谅子心地清。

丈夫志远猷,雅量包沧溟。公论定身后,琐琐焉足争。

我起拜谢客,如醉寐得醒。一洗芥带胸,烈日消春冰。

佩服金玉言,优游毕馀生。

月下溪边露坐

明代 孙承恩

白露何苍苍,波光正渺茫。怀人成独坐,离思共流长。

题小画六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暮霭忽苍然,前山日将落。扁舟早归来,湖上风色恶。

拟古二十七首 其八

明代 孙承恩

少年不识事,负志殊慨慷。陕小宇宙内,思欲超八荒。

举身登日观,纵目临扶桑。两手擎日月,照耀无边方。

天道有隐幽,世途有更张。群居惭噏噏,独行愧凉凉。

文豹亦雾隐,神龙亦渊藏。蹇予将奈何,聊以永徜徉。

题崔少卿八咏卷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谁将曲江春,移置君家圃。先公有遗泽,勉旃期接武。

使交舟中杂诗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篱落数家村,藤萝挂夕曛。儿童惊鼓吹,喧笑入柴门。

碧云寺泉亭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庞孟当年隐者流,鹿门月色几春秋。子行今日寻遗迹,还有高人得似不。

送金砚江赴东光文学

明代 孙承恩

金子吾邦秀,名驰巳廿春。珠光虽不掩,鹏翼未全伸。

少试魁伦辈,雄名耸搢绅。昭昭视霄汉,落落且风尘。

幸不名称浊,宁嫌廪禄贫。汉廷重文学,鲁士籍陶钧。

畿甸声闻近,清衔乐事真。弦歌依日月,梦寐切星辰。

业绍毛公远,儒宗董子醇。应无题凤客,会有问奇人。

莫易羁怀动,须教意气振。天宁终困士,世亦自儒珍。

弹剑思畴昔,持杯怅此晨。勉旃身未老,终拟树嶙峋。

东园八咏 其三 吸月亭

明代 孙承恩

独酌明月下,流光正徘徊。长歌邀明月,落我樽中醅。

掀髯和月倒,一吸空樽罍。谪仙如可作,此地应追陪。

赠潜江田侯赴夔州别驾六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谁能为政似田侯,奏最曾闻荷眷褒。今日徵书腾宠异,先教恩命贲林丘。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六 双峰插汉

明代 孙承恩

南高何巍巍,北高何巉巉。登临人迹稀,白云时往还。

拟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明代 孙承恩

我有百鍊铜,铸为盘龙镜。制拟轩辕古,色作寒冰莹。

外可毛发鉴,内可心胆静。持之遗灵脩,期使万象正。

胡为众妒兴,诋诟乃交并。人心岂真昧,物价谅有定。

千秋在世间,谁能掩光颎。

题松月卷

明代 孙承恩

幽斋淡清夜,长空敛浮烟。素娥从何来,宛宛落我前。

髯翁矫而立,顾影如矜看。相看本无期,忘形更忘言。

为招山中相,再酌骑鲸仙。悠然对终夕,不知清漏传。

送月空上人四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云山归去扫烟萝,行役都忘岁月过。尽敛从来雄烈性,蒲团终日礼弥陀。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