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五 雷峰晚照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五 雷峰晚照

明代 孙承恩

夕阳没晴空,倒影在石壁。长歌归去来,依依远山碧。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七 汉宣帝

明代 孙承恩

中宗强明,励精图治。布德振威,柔远能迩。皇灵赫奕,呼韩来庭。

配商高宗,汉道复兴。

和答王舜钦送别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野性从来水石间,仕途祇觉病躯难。种放误教徵北阙,谢安自合卧东山。

白发愁予增感慨,丹崖无路可跻扳。吾人出处原无定,巢许伊周若是班。

南斋十咏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焦桐遗制亦神奇,古音雅澹存依稀。琅然一曲夜何其,霜清月白风凄凄。

繁弦急管方趋时,吁嗟若人莫可知。

再题西湖十景为汤宜野作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野寺秋容静,幽人逸兴多。漫邀彭泽叟,来和濯缨歌。

东园八咏 其三 吸月亭

明代 孙承恩

独酌明月下,流光正徘徊。长歌邀明月,落我樽中醅。

掀髯和月倒,一吸空樽罍。谪仙如可作,此地应追陪。

王母蟠桃图为中丞张明崖母夫人寿六首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青鸟飞来道意真,江南已是太平民。还将宴喜称觞酒,醺作乾坤大地春。

题小景画册十首 其十

明代 孙承恩

山深无尘俗,山翁嗜玄虚。解琴时一鼓,引出溪中鱼。

遣兴十首 其七

明代 孙承恩

人心各有念,时念恒不同。安得素心人,共此谈幽悰。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五 雷峰晚照

明代 孙承恩

夕阳没晴空,倒影在石壁。长歌归去来,依依远山碧。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四 欧阳文忠公

明代 孙承恩

勋业闻望,韩范并驰。古文奥学,匹休昌黎。复三代醇,黜五季陋。

一代宗工,孰居其右。

题崔少卿八咏卷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空明比中扃,有本何源源。兰亭脩禊事,邈矣羲之贤。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三 文潞公

明代 孙承恩

休休元臣,堂堂大耄。端雅静重,镇压浮躁。危疑定策,社稷之功。

天下异人,夷使改容。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一 子产

明代 孙承恩

郑国听政,贤者惟子。辞令之善,酬酢之智。以礼治国,诸侯莫加。

君子道四,圣人所嘉。

初度自寿十三首 其十 夕游蝶

明代 孙承恩

藩篱斥鴳翔,鹏翼上扶摇。任天机、总是逍遥。空花界、那有坚牢。

逞春风、争妍竞耀。霎时间、水逝云飘。纵双眸、大观今古,我则是、无语首频搔。

王梅翁从祀文山祠纪事

明代 孙承恩

宋家南渡国运倾,中原扰攘多凭陵。海岳震荡天地否,日月惨淡无光晶。

承平养贤三百祀,厚泽深仁浃心髓。负国忘君间有之,忠义相望不胜纪。

文山先生世伟人,堂堂节槩摩苍旻。一时幕府盛宾友,英贤契合从如云。

就中王子更奇杰,慷慨平生慕忠烈。义骨原锤百鍊钢,丹衷独藏三斗血。

文山起奋勤王师,天命已去谁能支。北风吹折藻旌旆,仓皇文相遭囚羁。

伤心再睹田横客,意气凛凛填胸臆。风尘澒洞不自保,岭海间关死无益。

君臣师友义莫酬,北望恸哭烟云愁。生事死祭两不怍,气激雷电江河流。

朅来宇宙知几年,炳炳遗迹星日悬。文山之祠高北斗,一堂配食还诸贤。

论世当时孰遗失,介推不与从君绩。王子芳名自难泯,有识固为斯文惜。

文孙自是忠孝传,表章先德应拳拳。独勒长疏献天子,一朝俎豆增其间。

巍巍庙貌回生姿,寒泉蘋藻兴遐思。纲常允系岂漫尔,显晦有数须明时。

霸业雄图宁久赖,天理人心镇常在。因观盛事激予衷,为赋长歌一寄慨。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十八 伊尹

明代 孙承恩

耕莘乐道,升陑行义。堂堂天民,以觉斯世。主善协一,精义奥辞。

百圣真传,庶其在兹。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三 周元公

明代 孙承恩

天不丧道,乃生哲人。建图著书,发挥道真。德容清和,襟度朗彻。

俨如见之,光风霁月。

南斋十咏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古人妙墨今人收,古人心画谁能求。不知阅世几春秋,人间万事良悠悠。

断文尤足当琳球,吾欲即此穷冥搜。

顷读山谷诗有感作十绝句既又念达人委命志士固穷必潦倒自废出无聊 ...

明代 孙承恩

长日澹无事,晴窗独披卷。幸窥古人心,胜接古人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五 吕文穆公

明代 孙承恩

太宗重光,文穆柄政。悃悃其厚,侃侃其正。孰侮孰诬,我嘿我容。

休休其中,大臣之风。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