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沈凤峰閒居述怀四首 其三

和沈凤峰閒居述怀四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避寇从前此卜居,草玄亭子卧龙庐。孱躯未得添新健,病眼时能阅旧书。

尚有乡闾推齿德,未应踪迹混樵渔。客辕不到门常闭,老懒将迎本自疏。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题杂画册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烟柳碧毵毵,泥融燕子酣。断肠春色好,无处似江南。

拟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二

明代 孙承恩

幽斋耿枯坐,省心一炉香。四十七年非,往事空茫茫。

我有绿绮琴,转弦调清商。心绪纷如丝,掩抑不成章。

翩翩南来雁,嗷嗷云外翔。为予吐哀音,黯黯增离伤。

我有素心人,远在天一方。安得与俱来,执手语衷肠。

题画册一十二首 其十

明代 孙承恩

山深秋气佳,衡门锁虚寂。扁舟载酒过,时有问奇客。

清江引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篷窗雨来声滴点。惹起情无限。春风杨柳枝,流水桃花片。

我思美人南浦远。

孤鹤行

明代 孙承恩

沈子赠我此孤鹤,长颈翛翛瘦躯阁。羽翼摧伤色惨阻,野性似不堪羁缚。

向人惊掷犹未驯,掩抑知渠意非乐。时窥只影立清沼,应有遐心思碧落。

整翼欲舞还复休,引颈将鸣更中却。竹下羞同燕雀群,日长独向莓苔啄。

老夫平生甚爱此,顾玩时时不嫌数。焚香鼓琴日与俦,主如老夫亦不恶。

我家园亭白日静,水石幽森俨林壑。尘嚣纷华不汝干,似此岂不堪栖托。

老夫惜汝亦良至,汝独漠然无领略。罗罼悬空万里悲,鸾凤似有三山约。

风尘扰扰羽毛短,云霄阴阴天路邈。迟尔三年长养成,任子去去翔寥廓。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九 颜鲁公

明代 孙承恩

乌合抗胡,白首陷贼。秉执节义,甘蹈鼎镬。坐斥降奴,视若蚁虱。

劲气孤忠,严霜烈日。

便面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雨收碧树犹湿,云载青山欲浮。欸乃一声何处,夕阳江上归舟。

贺杨麟山生子晬日三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眉目分明玉雪肤,只今宁止识之无。他时解事应无忘,汤饼筵中有老夫。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十七 咏故宫

明代 孙承恩

西风吹黍离,疏雨湿残础。空梁长见日,颓残间馀堵。

石马萦青萝,铜驼没黄土。花容犹宫妆,柳眼尚媚妩。

繁华等风烟,形胜消龙虎。惟有旧时月,照人自今古。

南斋十咏 其九 颓笔

明代 孙承恩

名著中书省,曾誇战捷还。遗功尤未泯,末路已惊难。

锋力惭新锐,衰颓类老残。犹思畴昔遇,横扫涌涛澜。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二一 贺季真

明代 孙承恩

季真何如,性行夷旷。士钦风韵,帝许高尚。黄老寄迹,曲蘖逃真。

镜湖一曲,流风至今。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八 萧酂侯

明代 孙承恩

佐时兴王,根本重任。式赞治平,画一之政。谦谦其退,翼翼其恭。

一代元臣,高朗令终。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二八 柳柳州

明代 孙承恩

才气颖敏,莫邪干将。制作彪炳,凌跞班扬。锐进速成,爰致玷缺。

文场擅宗,令名不没。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三 项王

明代 孙承恩

勇力拔山,猛气盖世。经营大业,谓可力致。倍义贼弑,攻略肆屠。

灭德者凶,天亡匪诬。

园居漫兴 其二十七

明代 孙承恩

楚客千畦蕙,侬家二亩蔬。草根随意长,无事欲亲锄。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六 双峰插汉

明代 孙承恩

南高何巍巍,北高何巉巉。登临人迹稀,白云时往还。

书扇勉馆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白日西飞东逝波,无闻吾已愧蹉跎。后生堪畏还堪惜,可使光阴只漫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二十三 武王

明代 孙承恩

赫赫周武,巍巍大君。奉天伐罪,访道明伦。圣阐其化,皇立其极。

于惟烝哉,万古承德。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五 宋太祖

明代 孙承恩

宋祖龙兴,仁厚建国。笃尊圣道,式著君德。慎狱恤民,惩奢塞源。

身端化本,大哉王言。

后孤鹤行

明代 孙承恩

我从前月失孤鹤,草堂独居谁与娱。园林堂无百鸟弄好语,喧啾聒耳增烦纡。

朝来惊看怪事出,有物忽向吾园集。野性不愁缯缴伤,风毛犹带烟霞湿。

海波微茫天宇高,蓬山方壶云路遥。九华仙人知我索寞遣汝至,不然我亦何计能寻招。

意态闲雅步卓荦,俛仰不惊时饮啄。栖息亦或同鸡鹜,仙俗终难混清浊。

整翼不忘云外心,戛然时复扬清音。夕阳起复山鸟散,午夜一声溪月沉。

寒萝翠竹摇森爽,阶下何当紫芝长。不须华侈羡文轩,只用吟哦惬清赏。

山家岁月朝复朝,吾欲与子申久要。慎无一旦弃我复飞去,使我草堂仍寂寥。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