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贞轩诗

贞轩诗

明代 孙承恩

世变既云下,古道日浇漓。奔趋竞成俗,翕訾营其私。

富贵苟可得,宁计节义隳。鄙哉邪佞子,妇女留须眉。

吾观贞轩翁,挺拔人中奇。衡门养高洁,食力聊自宜。

立心哉婀娜,制行无倾欹。安贫靡卑屈,乐道无忧疑。

朝弹猗兰操,夕歌考槃诗。不求儿童怜,只许天公知。

譬如百尺松,不作妖妍姿。又如百炼金,不作绕指随。

夷齐空山守,采薇可充饥。谁言原宪贫,商歌自怡怡。

斯人虽云远,逸驾非难追。愿翁保令德,终始期无亏。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九 晏元献公

明代 孙承恩

以臣事君,大臣之义。公在相位,实克有是。嫉恶匪隘,检身益严。

弗丏恩泽,世称尔贤。

题公子醉归图

明代 孙承恩

长安道上秋日晴,城头月出人不行,雕鞍宝马曼胡缨。

贵游诸郎总豪俊,锦衣绣带争鲜明。归来似是较猎馀,醉酣酩酊态度舒,垂鞭缓辔无疾驱。

武夫健卒前执殳,牵黄臂苍左右趋。兰房盼倚如花姝,银缸照耀红

题便面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乞得君王小镜湖,扁舟同载只奚奴。年来自信机心绝,底事惊开水面凫。

秋怀和答友人戴师观五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月明姜被寒,掩映成独宿。天涯若飘泊,念我亲骨肉。

春风吹荆花,负此正芬郁。慈闱奉晨昏,不得共粟菽。

忧来浩无端,清泪动盈掬。萧条鹡鸰诗,展卷不忍读。

嗣音久疏旷,引睇伫双足。明发当有至,灯花结新绿。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十 千峰夜月

明代 孙承恩

团团白玉盘,飞出千峰顶。山中有幽人,长廊步清影。

南宁

明代 孙承恩

理楫虽云远,长途岂容尽。山城忽前横,喜及朗宁郡。

人烟颇稠集,阡陌少荒顿。鸡豚杂喧嚣,竹木斗清润。

畏途多险艰,愁绪日苦困。此邦庶乐土,一笑破孤闷。

前征闻有陆,召仆屡顾问。久阴忽新晴,天意与百顺。

脂车复秣马,欲发待明晙。

题小画六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暮霭忽苍然,前山日将落。扁舟早归来,湖上风色恶。

都下寄友人五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东溪溪上树交加,潇洒茅堂傍竹斜。何日归来频过子,共尝春笋摘枇杷。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八 子思

明代 孙承恩

学本心传,道原性命。唐虞授受,父师讲论。三十三篇,广大精深。

继往开来,非子孰任。

题画四首 其一 秦楼月

明代 孙承恩

长风发。中宵莽莽吹林樾。吹林樾。疏翎整翮,思游天末。

青山逸态真奇绝。九皋梦想华亭月。华亭月。一声清唳,海天空阔。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骑鲸人去几千秋,六合真成汗漫游。蓬莱阆苑何不住,更为人间岁月留。

题崔少卿八咏卷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谁将曲江春,移置君家圃。先公有遗泽,勉旃期接武。

吴北川许海味不至讯以诗

明代 孙承恩

我本东海人,旅食越两载。缅怀故乡味,厌说天庖宰。

故人吴季子,殷勤许分待。腆意未拜嘉,初约忽中改。

得非多遗忘,无乃甚欺绐。笑予太早计,停箸想风采。

小诗当催逋,还胜百钱买。会当入吾餐,腹中有东海。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七十八 谢文靖公

明代 孙承恩

谢子贤辅,沉敏有文。和靖御物,从容解纷。逸志高情,日短途促。

召埭悲思,西州恸哭。

顷读山谷诗有感作十绝句既又念达人委命志士固穷必潦倒自废出无聊 ...

明代 孙承恩

焚香坐蒲团,神定心更逸。坡翁有嘉言,一日便两日。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九 吕正献公

明代 孙承恩

政尚宽厚,性秉纯实。时维司马,同心一德。元祐并相,力挽化机。

赵祀三百,培植在兹。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十四 咏旅舍

明代 孙承恩

飘萧坠寒叶,寂寞虚堂秋。游子久行役,索居寡良俦。

明灯照空壁,啼螀动羁愁。情悰念悄悄,川原邈悠悠。

中夜起彷徨,仰视河汉流。萍蓬偶栖泊,太息未能休。

南斋十咏 其九 颓笔

明代 孙承恩

名著中书省,曾誇战捷还。遗功尤未泯,末路已惊难。

锋力惭新锐,衰颓类老残。犹思畴昔遇,横扫涌涛澜。

题画册一十二首 其十

明代 孙承恩

山深秋气佳,衡门锁虚寂。扁舟载酒过,时有问奇客。

和沈凤峰閒居述怀四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避寇从前此卜居,草玄亭子卧龙庐。孱躯未得添新健,病眼时能阅旧书。

尚有乡闾推齿德,未应踪迹混樵渔。客辕不到门常闭,老懒将迎本自疏。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