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 其四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飞行八极藐三山,万里凌风剑气寒。往迹眷怀犹一日,每过襄郢故盘桓。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读秋水篇

明代 孙承恩

兹辰适在告,幽斋有馀閒。端居淡无虑,俛默神自全。

时抽架上书,得阅秋水篇。达生寄深旨,乍览意不宣。

疏观大化中,物物各自便。小大无等差,秋毫眇坤乾。

逍遥通大道,冥思入幽玄。泛泛涉沧溟,浩浩无津埏。

我今亦忘吾,会意应无言。行云递高楹,好风入疏帘。

倦来复抛书,支颐任颓然。岂不畏疏散,局促尤自贤。

昨赋寄谢石川银台二律误传司寇顾箬翁吟几辱和赠草草奉答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宿德还钦藻思新,大篇短咏尽天真。独将篇手匡时政,共仰清标式缙绅。

北阙风云增逸气,东吴山水铸元身。独惭浅薄门墙远,领教无由月几巡。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八九 真文忠公

明代 孙承恩

求道孜孜,正学是继。立朝侃侃,力扶大义。衍义一书,发挥详明。

执此以治,王道以成。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五 雷峰晚照

明代 孙承恩

夕阳没晴空,倒影在石壁。长歌归去来,依依远山碧。

送月空上人四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云山归去扫烟萝,行役都忘岁月过。尽敛从来雄烈性,蒲团终日礼弥陀。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六 子游

明代 孙承恩

所长擅科,知本之学。我思其人,简易宏廓。礼乐为政,弦歌成音。

学道之论,实契圣心。

遣兴十首 其九

明代 孙承恩

忧来纷无踪,浩若烟雾聚。又如春生草,屡剪不可去。

城居赠任海村

明代 孙承恩

我厌城中寓,出门即嚣尘。雅情难适散,矮屋莫舒伸。

昔自罹忧日,时当避难晨。虽求淳厚里,竟寡素心人。

择处违前训,安居欲近仁。德惟惭浅薄,化未浃比邻。

伏臈鲜酬与,深藏但袭珍。纷华非夙好,屠贾岂吾伦。

酒熟无朱共,诗成乏阮论。摧颓惟老子,风月伴閒身。

吾子差强意,冲襟雅任真。面交难许故,知契不嫌新。

江馆深秋色,金风吹白蘋。相望路无几,顾我莫嫌频。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汉江江水故依然,抱月犹疑水底眠。可是耽诗馀习气,更来洒翰任人传。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八 李临淮王

明代 孙承恩

气盖三军,威摄群将。法令严明,莫我或抗。纳谏励士,麾旗破敌。

中兴之功,令名有赫。

孤鹤行

明代 孙承恩

沈子赠我此孤鹤,长颈翛翛瘦躯阁。羽翼摧伤色惨阻,野性似不堪羁缚。

向人惊掷犹未驯,掩抑知渠意非乐。时窥只影立清沼,应有遐心思碧落。

整翼欲舞还复休,引颈将鸣更中却。竹下羞同燕雀群,日长独向莓苔啄。

老夫平生甚爱此,顾玩时时不嫌数。焚香鼓琴日与俦,主如老夫亦不恶。

我家园亭白日静,水石幽森俨林壑。尘嚣纷华不汝干,似此岂不堪栖托。

老夫惜汝亦良至,汝独漠然无领略。罗罼悬空万里悲,鸾凤似有三山约。

风尘扰扰羽毛短,云霄阴阴天路邈。迟尔三年长养成,任子去去翔寥廓。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一 白少傅

明代 孙承恩

早登王朝,忠谠屡闻。再逐江州,与时浮沉。鸡林声价,香山踪迹。

宠利淡然,可谓达识。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八 程文宪公

明代 孙承恩

贞柔不失,大雅有容。昭回制作,文饰帝躬。敦凝厚庞,像或其侣。

望之俨然,可愧薄鄙。

招友人赏莲二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小圃来稀怯病身,芙渠空浸一池云。今朝忽动看花兴,洗

螺川

明代 孙承恩

江上晚来雨,濛濛湿秋光。螺川届重九,负此节序芳。

登高若无缘,回首思故乡。粲粲篱下菊,秋风为谁香。

故乡日已远,愁绪日已长。岭海极天际,前途杳茫茫。

送仆从此回,附书慰高堂。扁舟忽不见,引领空徬徨。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 长孙赵公

明代 孙承恩

决谋辅主,定策立储。武事非长,忠恳有馀。辅治永徽,人多汝绩。

孽后肆屠,天下共惜。

题小景画册十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暧暧夕阳沉,林壑倏已暝。樵牧各归来,银蟾上松顶。

题画为许松皋赋四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空山夜寂阒,萝月挂岩头。凭栏发清啸,松风吹满楼。

书扇赠刘生子仁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金粟曾闻月里栽,灵株一岁一花开。嫦娥解惜不轻授,留取高枝待子来。

题杂画册叶八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寂寥春山空,静坐消万虑。搔首望青天,白云自来去。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