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行见荷花折插瓶中 其二

舟行见荷花折插瓶中 其二

明代 范景文

清通高远挺孤妍,况有山矾作侍鬟。石几纸窗无别供,花成香雾水成烟。

诗人范景文的古诗

答吕介孺年丈 其一

明代 范景文

劳劳吏事日无馀,休说栽花与种鱼。惟向忙中寻小趣,朗吟敲韵草爰书。

春日同雪峤上人游瓦官寺

明代 范景文

廿载流光叹掷梭,乘春无意复相过。清阴不改留孙竹,老树曾经随女萝。

劫历刹随陵谷易,境幽香杂雨烟和。坐来试證无言谛,止水何须问定波。

王季木招饮济上高林堂

明代 范景文

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

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 其九

明代 范景文

珍珠帘内艳层层,笑韵飞空力不胜。别有耽元灯下坐,徐呼童子夜敲冰。

叶以仲李元冶年兄招饮邸中

明代 范景文

滚滚京尘障眼生,寒冰对照玉堂清。挑灯浅语俱堪味,发箧新诗漫付评。

混世无能甘独醒,知心倍自见深情。牢骚已向酬觥尽,独有忧天意未平。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 其七

明代 范景文

夜光人影共阑珊,裁就新诗月上栏。浅黛娇红争眼媚,此回尽作梦中看。

朝天宫即冶城山

明代 范景文

冶尽人间世,矗然存此宫。廊回斜落月,钟老咽秋风。

灵气星坛护,香烟御座通。如闻山作语,万寿祝无穷。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 其二

明代 范景文

王孙约队簇金貂,玉勒青骢绮陌骄。文贝珊瑚看不尽,东华门外市三条。

过泉林得灵字 其二

明代 范景文

从来第一数中泠,洗笔题为品水亭。山有专名兼字慧,石因漱润可云醒。

响传濑底同人语,涛沸铛中作雨听。好摘蒙嵓花叶煮,茶香泉味总通灵。

闻黄幼元系释志喜

明代 范景文

雪霁春风遍草莱,累臣系释日边来。尧仁又见三言宥,汤网今看一面开。

庙社有灵深呵护,圣神独鉴自昭回。太平应卜天心转,海宇欢声动若雷。

和友人閒居之作

明代 范景文

夜里删诗日看山,纵然忙杀也清閒。从教花落休开径,除却僧来即闭关。

性好积书终是癖,身无小病怕成顽。幽栖未尽声闻累,鹤舞

瓶花影与仲诏同赋 其三

明代 范景文

试参象外花,何若人中景。照壁宁非真,折枝仍作影。

谁云嗅有香,意在浓时冷。但当影子观,个中犹未领。

湖上夜作

明代 范景文

游情入静始相关,歌管虽清亦暂删。乘月遍寻湖上寺,披烟细认雨中山。

荷风散水香初冷,岚气吹云晚渐閒。幽赏仍须人共领,听钟坐待老僧还。

闰中秋发自金陵

明代 范景文

雨花台畔草茸茸,到处清妍到处浓。诗料携将云满袖,谈资贮得锦为胸。

人贪揽胜难言别,月好逢秋不厌重。明日偏宜江上去,推窗两岸看芙蓉。

生平

明代 范景文

生平细捡尽多奇,心口商来亦自疑。酒社常开难共醉,愚公自号恼人痴。

身虽无病每思药,性好探奇懒作诗。日日栽花还乞竹,任他雨打与风吹。

客有询近状者书此以答

明代 范景文

若问归来事,閒时手一编。饥临乞米帖,贫乏买山钱。

鹤性如人傲,花枝近水妍。犹容吴客至,语带五湖烟。

于陵吊古和王季木

明代 范景文

枯峭涧石寒溪水,洗耳之清冷漱齿。吊古借问谁氏居,传是于陵必士里。

于陵何必逊首阳,山薇芬留井上李。夷齐兄弟仲夫妻,千载将无一致尔。

怪是峄山著论必,强欲律以中庸旨。不思中庸解误人,易为贪夫作嚆矢。

欲挽颓波砥中流,行径何妨太卓诡。肯将耳目易廉名,虽然矫节亦可喜。

若仿庄生齐物篇,夷蹠谁非以殉死。孔门思狷难其人,吾欲举一陈仲子。

听李山人弹琴

明代 范景文

无言先有韵,竹下坐弹琴。忽尔清烦想,渊然思正襟。

听泉来石上,引露就桐阴。曲罢还疑续,空林对语禽。

和北吴歌 其三

明代 范景文

钩盘击浪注东来,风捲蹄轮碾作埃。搔首筑堤人不见,最高传自祭风台。

腊月廿后初雪前三日立春

明代 范景文

忧暵兼祈雨,年来当课程。望穷看雪落,分外见春生。

逼岁如相约,乘阳似有情。归功难草草,好勒一亭名。

范景文

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1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