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范镇
堂构虚閒处,师心静照中。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
净众寺新禅院
金寺西郊外,一来烦恼摅。凡逢似仙境,鲜不属僧居。
岸绿见翘鹭,溪清无隐鱼。残阳已周览,欲去几踌躇。
诗四首 其二
南来十日尽山行,北去前驱野稍平。边日照人如月色,野风吹草似泉声。
和阎寺丞海云寺
春日金田驩且哗,始因民俗好纷奢。管弦齐奏喧闻野,莺燕高飞时在花。
雕槛凭时见城郭,回廊行处有烟霞。方塘灵石从来信,时独当年太守誇。
次张寺丞园
园林再到身犹健,官职全抛梦乍醒。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
题静照堂
寄绵竹致政杨郎中
竹里幽泉荷盖池,主人投绂自相宜。水风吹面难成醉,山月当头易得诗。
漠漠稻畦翻虎掌,深深花坞结蜂脾。年来想像清高处,羞愧浮云满鬓丝。
留题张少愚屋壁
高隐郫城下,平地仍径还。门开值冠盖,帘卷为江山。
沛雨人间待,浮云天外閒。泥封诏不起,明夕奉慈颜。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二
常望乡山忆翠微,此来时节更春晖。林间怨鹤久招隐,花外啼鹃人劝归。
云似随人飞缥缥,雨如先道洒霏霏。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和提刑海棠
不知真宰是谁专,生得韶光此树偏。吟笔偶遗工部意,赋词今识幕林权。
风翻翠幕晨香入,霞照危墙夕影连。移植上园如得地,芳名应在紫薇先。
奉和君实早朝书事
日气晓先赤,天形秋转高。风轻金辔勒,霜重毳衣袍。
匹马精神倦,前驺意思豪。近来君在告,连直几番鳌。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三
一春忧旱熯,田里欲蹉跎。正合为霖望,翻成击壤歌。
风缘帘隙至,云压舍檐过。大尹今朝喜,应同野老多。
送张职方守筠州
南国一麾守,知公安此行。家山虽万里,子舍只邻城。
驿问中宵至,风谣接畛声。定应持课最,同命到天京。
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五十六言
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归逢学射游。十里香风尘不动,半山晴日雨初收。
指撝武弁呈飞骑,次第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旌旆拥遨头。
和君实新买叠石溪庄
画处始知蛇足剩,管中那识豹文斑。从来有道须康世,未省升平却住山。
学富名高难自晦,眼昏心悸始能闲。计君叠山溪边景,不得从容岁月閒。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二
图馆春无赖,田家岁有收。那能垤鹳咏,还似土龙求。
木荫疏成密,云容去复留。已然为恶客,泥泞亦须游。
送程端明再镇成都
成都一都会,千里带坤维。自昔公坐啸,至今人去思。
朝廷慎东注,方面要安绥。遂尔重藩屏,因之职殿帷。
龙光出剑匣,讴颂走江湄。晓雪离都驭,春风入境旗。
壶浆故父老,竹成旧童儿。叠足相欢跃,同心仰福禧。
邦人顾若此,邑子更何其。会讲中和化,重为乐职诗。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二
近境连桑陌,先游盛竹林。并将怀旧意,持作惠时心。
藻思春生笔,清机月满襟。成风锦江曲,迥上玉山岑。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赠僧中海渊还阆
旧乡山水绕禅扃,日日山光与水声。归去定贪山水乐,不教魂梦到神京。
游昭
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57篇诗文
过友人墅居
信相院慧灯
诗四首 其一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三
诗四首 其三
题曹山人墅居
上岩
望湖台
镇卜居许下虽未有涯先作五十六言奉寄子华相公持国端明玉汝待制
李才元寄示蜀中花图
万艘潭
武侯庙柏
送司封刘孝祥知资州
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一
叠石溪
寿安
宿憩鹤寺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一
七夕二首 其一
和司马君实游喷玉潭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一
送罗郎中登管勾玉局观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金莲泉
再至史局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二
吏隐堂
和君实喷玉潭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登崇圣阁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一
和君实叠石溪
诗四首 其四
送文与可通判邛州
成都观牡丹
送罗胜卿同年提举玉局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