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范镇
画船容与到桥还,举袂依然洛酒斑。湖上晓光涵潩水,坐中晴色见嵩山。
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叠石石淙虽两处,福昌阳翟正中间。
诗四首 其一
风定雪新晴,尘埃眼豁明。青山似相识,终日伴人行。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二
图馆春无赖,田家岁有收。那能垤鹳咏,还似土龙求。
木荫疏成密,云容去复留。已然为恶客,泥泞亦须游。
送程端明再镇成都
成都一都会,千里带坤维。自昔公坐啸,至今人去思。
朝廷慎东注,方面要安绥。遂尔重藩屏,因之职殿帷。
龙光出剑匣,讴颂走江湄。晓雪离都驭,春风入境旗。
壶浆故父老,竹成旧童儿。叠足相欢跃,同心仰福禧。
邦人顾若此,邑子更何其。会讲中和化,重为乐职诗。
信相院慧灯
行乐到萧寺,像殿何煌煌。僧年过九十,细话灯焰长。
方忆髫龀时,初离父母乡。是时循旧迹,昼夜不暂忘。
自事膏火来,日就与月将。始卒未尝暗,眉发皆如霜。
禦风时绛纱,求福兼异香。寒村会织女,借馀坐如匡。
陋巷苦志士,凿壁偷邻光。太息日已暮,百结忡心肠。
类此事亿万,聊书成短章。
再至史局
史局逾年别,重来已涕零。朱书未绝笔,又欲汗新青。
金莲泉
道侣殷勤凿石渠,金莲泉脉入灵都。暗穿竹径仍清冷,为我烹茶敌酪奴。
留题张少愚屋壁
高隐郫城下,平地仍径还。门开值冠盖,帘卷为江山。
沛雨人间待,浮云天外閒。泥封诏不起,明夕奉慈颜。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二
濯锦江深惠泽流,西人都未究踪由。耕畴拥耒春还动,织户鸣机夜不休。
讲德定应劳四子,富民须合用千秋。凤凰台上需贤久,却恐龟城作暂游。
望湖台
台上望城下,迢遥知几寻。湖光隐隐见,多碍柳烟深。
和君实喷玉潭
夜月光华照洁清,春云容与覆峥嵘。都城咫尺无人到,却使庐山浪得名。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一
岁华今缓昔如流,旧日樊笼可自由。官事了时无尽极,人生安处皎閒休。
愚忠皎皎丹心老,归思绵绵两鬓秋。纵使海棠时节过,急行须及浣花游。
叠石溪
昨旦愁风色,今朝喜日华。从容下官道,迤逦见人家。
盛服缘崖看,焚香满路遮。樵柯成市井,陶穴乃生涯。
春石声相应,沉泥处或洼。累墙瓷隐辚,开径石槎牙。
柴积高于阜,钓槃疾甚车。自非秦世避,谁道舜风遐。
拄杖逢山斗,回舆值水斜。远林行翠凤,幽隧转青蛇。
泉眼思搴藻,云头望采花。仰身书叠壁,平坐挹飞霞。
有景殊难纪,兹游信可誇。君如别业就,后会固无差。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一
夜中间点滴,晓后见沉阴。正惧一时旱,何妨三日霖。
著花开稍晚,入麦润还深。想象离栏处,高张烂锦衾。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二
常望乡山忆翠微,此来时节更春晖。林间怨鹤久招隐,花外啼鹃人劝归。
云似随人飞缥缥,雨如先道洒霏霏。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五十六言
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归逢学射游。十里香风尘不动,半山晴日雨初收。
指撝武弁呈飞骑,次第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旌旆拥遨头。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镇卜居许下虽未有涯先作五十六言奉寄子华相公持国端明玉汝待制
四十年来作往还,如今那怪鬓毛斑。凫居雁户得安处,鹤怨猿惊羞故山。
静乐顾子难独享,公忙何日见君闲。相将嵩少深深处,更共眠云紫翠间。
宿憩鹤寺
憩鹤山间憩竹舆,宛然身世住空虚。地仙纵与天仙别,明月清风也不疏。
武侯庙柏
满叶是清霜,培根无沃土。耻作秦皇松,宁为冯异树。
英灵自有风,荫蔚长如雨。可怜青青姿,不知人事古。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一
盛府佳招贵,严宸雅寄深。舆题仲举坐,阙挂子牟心。
汉竹分新契,潘花过旧阴。当年百里骥,方此试骎骎。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57篇诗文
诗四首 其三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三
净众寺新禅院
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
和阎寺丞海云寺
七夕二首 其一
和君实新买叠石溪庄
登崇圣阁
和君实叠石溪
李才元寄示蜀中花图
题曹山人墅居
吏隐堂
奉和君实早朝书事
送罗胜卿同年提举玉局观
游昭
和司马君实游喷玉潭
万艘潭
赠僧中海渊还阆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寄绵竹致政杨郎中
送罗郎中登管勾玉局观
送文与可通判邛州
次张寺丞园
寿安
题静照堂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和提刑海棠
诗四首 其二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三
送司封刘孝祥知资州
诗四首 其四
过友人墅居
送张职方守筠州
上岩
成都观牡丹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一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