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范镇
史局逾年别,重来已涕零。朱书未绝笔,又欲汗新青。
游昭
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诗四首 其二
南来十日尽山行,北去前驱野稍平。边日照人如月色,野风吹草似泉声。
送罗郎中登管勾玉局观
五门门里观,松桧日萧疏。道话忘心境,仙歌作步虚。
坛场高突兀,廊庑四纡馀。世事多纷扰,君心定了如。
望湖台
台上望城下,迢遥知几寻。湖光隐隐见,多碍柳烟深。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二
常望乡山忆翠微,此来时节更春晖。林间怨鹤久招隐,花外啼鹃人劝归。
云似随人飞缥缥,雨如先道洒霏霏。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万艘潭
私船官运斗纵横,殖货交通绕近城。灯火夜凉人未散,古潭宜复万艘名。
送司封刘孝祥知资州
醮坛山下路,消息拟春风。遥知底处人,欢喜得西公。
绣衣还西州,锦账空南宫。使君五马行,岂减御史骢。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一
小马轻舆蜀道难,身披裘褐顶峨冠。已从林下幽人往,犹作朝中旧德看。
渔钓喜欢新得侣,道途瞻顾尚呼官。多惭乡友贻清唱,天外鸾音与凤翰。
金莲泉
道侣殷勤凿石渠,金莲泉脉入灵都。暗穿竹径仍清冷,为我烹茶敌酪奴。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二
近境连桑陌,先游盛竹林。并将怀旧意,持作惠时心。
藻思春生笔,清机月满襟。成风锦江曲,迥上玉山岑。
吏隐堂
花阴柳榻常攲枕,月色侵门不下关。因讽君诗想佳景,夜凉依约梦魂间。
武侯庙柏
满叶是清霜,培根无沃土。耻作秦皇松,宁为冯异树。
英灵自有风,荫蔚长如雨。可怜青青姿,不知人事古。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一
盛府佳招贵,严宸雅寄深。舆题仲举坐,阙挂子牟心。
汉竹分新契,潘花过旧阴。当年百里骥,方此试骎骎。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二
濯锦江深惠泽流,西人都未究踪由。耕畴拥耒春还动,织户鸣机夜不休。
讲德定应劳四子,富民须合用千秋。凤凰台上需贤久,却恐龟城作暂游。
题静照堂
堂构虚閒处,师心静照中。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叠石溪
昨旦愁风色,今朝喜日华。从容下官道,迤逦见人家。
盛服缘崖看,焚香满路遮。樵柯成市井,陶穴乃生涯。
春石声相应,沉泥处或洼。累墙瓷隐辚,开径石槎牙。
柴积高于阜,钓槃疾甚车。自非秦世避,谁道舜风遐。
拄杖逢山斗,回舆值水斜。远林行翠凤,幽隧转青蛇。
泉眼思搴藻,云头望采花。仰身书叠壁,平坐挹飞霞。
有景殊难纪,兹游信可誇。君如别业就,后会固无差。
和司马君实游喷玉潭
畏风垂首立,临水侧身行。更拂悬崖壁,援毫写姓名。
一道来何处,千寻正面前。时时玉麈下,纷泊鬓毛间。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画船容与到桥还,举袂依然洛酒斑。湖上晓光涵潩水,坐中晴色见嵩山。
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叠石石淙虽两处,福昌阳翟正中间。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二
图馆春无赖,田家岁有收。那能垤鹳咏,还似土龙求。
木荫疏成密,云容去复留。已然为恶客,泥泞亦须游。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57篇诗文
诗四首 其四
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
和君实新买叠石溪庄
诗四首 其三
奉和君实早朝书事
成都观牡丹
送张职方守筠州
和提刑海棠
寿安
送程端明再镇成都
和君实喷玉潭
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五十六言
镇卜居许下虽未有涯先作五十六言奉寄子华相公持国端明玉汝待制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三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上岩
过友人墅居
和阎寺丞海云寺
诗四首 其一
送罗胜卿同年提举玉局观
题曹山人墅居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三
七夕二首 其一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一
赠僧中海渊还阆
寄绵竹致政杨郎中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一
信相院慧灯
登崇圣阁
净众寺新禅院
再至史局
和君实叠石溪
次张寺丞园
李才元寄示蜀中花图
送文与可通判邛州
宿憩鹤寺
留题张少愚屋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