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范镇
私船官运斗纵横,殖货交通绕近城。灯火夜凉人未散,古潭宜复万艘名。
镇卜居许下虽未有涯先作五十六言奉寄子华相公持国端明玉汝待制
四十年来作往还,如今那怪鬓毛斑。凫居雁户得安处,鹤怨猿惊羞故山。
静乐顾子难独享,公忙何日见君闲。相将嵩少深深处,更共眠云紫翠间。
叠石溪
昨旦愁风色,今朝喜日华。从容下官道,迤逦见人家。
盛服缘崖看,焚香满路遮。樵柯成市井,陶穴乃生涯。
春石声相应,沉泥处或洼。累墙瓷隐辚,开径石槎牙。
柴积高于阜,钓槃疾甚车。自非秦世避,谁道舜风遐。
拄杖逢山斗,回舆值水斜。远林行翠凤,幽隧转青蛇。
泉眼思搴藻,云头望采花。仰身书叠壁,平坐挹飞霞。
有景殊难纪,兹游信可誇。君如别业就,后会固无差。
游昭
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五十六言
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归逢学射游。十里香风尘不动,半山晴日雨初收。
指撝武弁呈飞骑,次第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旌旆拥遨头。
和君实叠石溪
到处窥泉窦,逢人问草名。簪裳已无累,猜鸟不须惊。
对景有诗癖,酌泉无酒狂。山间少尘土,云际足春阳。
七夕二首 其一
可怜风信重秋期,红锦花香极所思。乞巧楼中成底事,平明祗得玩蛛丝。
送文与可通判邛州
半刺为官美,临邛自古名。何言缇轼宠,要侍版舆行。
仙籍新年贵,宾僚旧日荣。壶桨故父老,应在半途迎。
金莲泉
道侣殷勤凿石渠,金莲泉脉入灵都。暗穿竹径仍清冷,为我烹茶敌酪奴。
望湖台
台上望城下,迢遥知几寻。湖光隐隐见,多碍柳烟深。
送张职方守筠州
南国一麾守,知公安此行。家山虽万里,子舍只邻城。
驿问中宵至,风谣接畛声。定应持课最,同命到天京。
寄绵竹致政杨郎中
竹里幽泉荷盖池,主人投绂自相宜。水风吹面难成醉,山月当头易得诗。
漠漠稻畦翻虎掌,深深花坞结蜂脾。年来想像清高处,羞愧浮云满鬓丝。
赠僧中海渊还阆
旧乡山水绕禅扃,日日山光与水声。归去定贪山水乐,不教魂梦到神京。
万艘潭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史君分陜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
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
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
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
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过友人墅居
翠树重重碧草齐,一丘真趣此衡栖。地盘山影春难老,门掩江声梦自迷。
闲结柳条思远道,静书花叶寄春题。人间乐事无时足,便倚兰干到日西。
送罗胜卿同年提举玉局观
匹马西归去,知君得意偏。人情重乡里,官职更神仙。
晓后无衙喏,旬头有俸钱。何须驾白鹤,辛苦上青天。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二
常望乡山忆翠微,此来时节更春晖。林间怨鹤久招隐,花外啼鹃人劝归。
云似随人飞缥缥,雨如先道洒霏霏。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李才元寄示蜀中花图
牡丹名品众,特地盛于今。西子含羞甚,东君著意深。
障行施烂锦,屋贮用黄金。妾婢群花卉,那能不妒心。
信相院慧灯
行乐到萧寺,像殿何煌煌。僧年过九十,细话灯焰长。
方忆髫龀时,初离父母乡。是时循旧迹,昼夜不暂忘。
自事膏火来,日就与月将。始卒未尝暗,眉发皆如霜。
禦风时绛纱,求福兼异香。寒村会织女,借馀坐如匡。
陋巷苦志士,凿壁偷邻光。太息日已暮,百结忡心肠。
类此事亿万,聊书成短章。
题静照堂
堂构虚閒处,师心静照中。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57篇诗文
成都观牡丹
送程端明再镇成都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二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二
题曹山人墅居
和阎寺丞海云寺
登崇圣阁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一
奉和君实早朝书事
和君实新买叠石溪庄
武侯庙柏
诗四首 其三
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
和君实喷玉潭
和提刑海棠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一
送司封刘孝祥知资州
和君实喜雨三首 其三
诗四首 其二
再至史局
送罗郎中登管勾玉局观
宿憩鹤寺
留题张少愚屋壁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三
上岩
和司马君实游喷玉潭
诗四首 其一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一
和成都吴仲庶见寄来韵 其三
吏隐堂
诗四首 其四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二
寿安
净众寺新禅院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 其一
次张寺丞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