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冯子振
梅花百咏 其二十一 烟梅
琼林浮翠淡朦膧,遥望珠光隐见中。一夜东风吹不散,晓看浑似碧纱笼。
赠弹琴刘世贤
朔斋之孙元祐家,异世门阀凌秋霞。空山无人琴自语,历历往代虚豪华。
清冰古雪松质峻,照眼何限桃李葩。坚持静操欲矫俗,淡泊安得退淫哇。
朱丝弦上三太息,此事宁久迷尘沙。诸君耳浊筝琵琶,月明庭户留栖鸦。
《高山流水》试一听,昭代复见真伯牙。
鹦鹉曲·野渡新晴
梅花百咏 其二 江梅
有客孤山吊鹤归,半肩行李插疏枝。街头儿女不解事,刚道卖花人未回。
杨花二首 其一
曾与行人惜翠条,而今飞絮满河桥。一分流水萍初碎,百尺春风雪未消。
微扑妆楼啼半面,乍黏舞席折纤腰。沾泥更傍谁家砌,帘户新声紫燕娇。
旌表申孝子门
竹熨轻舆到处安,水温半菽尽情欢。寸心不暂三晖置,万顷何如一亩宽。
高盖门闾华黼黻,斑衣岁月老巾冠。遥怜续汉书申孝,千古申屠又有蟠。
咏梅三十首 其十七 风梅
绰约肌肤不受吹,飘香坠玉怕春知。凭谁领取东君意,传语封家十八姨。
梅花百咏 其三十 浸梅
旋汲温泉养折枝,冰花寒玉净相宜。从今借得恩波力,会见青青结子时。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展子虔游春图卷
春漪吹鳞动轻澜,桃蹊李径葩未残。红桥瘦影迷远近,缓勒仰面何人看。
高岩下谷韶景媚,瑟瑟芳菲韵纤细。层青峻碧草树腾,照野氍毹摊绣被。
李唐岁月脚底参,杨隋能事笔不惭。东风晴陌苕复颖,浓绿正要君停骖。
咏梅三十首 其十三 蟠梅
屈干回枝制作新,强施工巧媚阳春。逋仙纵有心如铁,奈尔求奇好事人。
题墨肘鱼
平生骨气占南风,玉色鬐鳞海汐通。莫与粉红参石首,天机衮衮水流东。
游报恩寺读东坡石刻
老石经劫坏,神物在处留。元丰苏长公,有倡当须酬。
莫作分别想,沧海粟影浮。□生宇宙间,何许更九州。
文字千古映,醉墨楷法遒。愿杳五百年,华屋真山丘。
且从蓟子训,铜狄三千秋。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
开元宇宙承平日,华子冈头曾宴适。至今自貌辋川图,下有幽人交莫逆。
辛夷坞外萸沜隔,亦复扁舟春荡潏。竹君冰霰岁寒傲,未便申椒能辨屈。
平生雅志厌朝市,醒醉悠哉眷泉石。是间山水无限趣,况乃佳宾得裴迪。
规模想像郭忠恕,垂四百年留妙迹。莺啼花落香句在,谁信长安叹凝碧。
后来拊卷意迷茫,且复追维三太息!
题赵承旨白鼻騧图
曲江洗刷墨满身,雄恣逸态何超群。眼中但觉肉胜骨,干也合让曹将军。
嗟哉今人画唐马,艺精亦出曹韩下。玉堂学士重名誉,一纸千金不当价。
山窗拥雪观画图,据鞍便欲擒于菟。天厩真龙有时有,杜老歌行绝代无。
题扬州琼花
锦帆隐隐到天涯,古道残阳泣暮鸦。莫为龙舟更惆怅,庆陵依旧看琼花。
鹦鹉曲·都门感旧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王孤云渍墨角抵图
年来鬼弄人,狡狯出幻戏。崖公亦儿嬉,队伍连鼓吹。
兽
梅花百咏 其二十六 腊梅
洗却铅花扮道装,檀心浅露紫香囊。从今宫额翻新样,变作眉间一点黄。
咏梅三十首 其八 老梅
古树槎牙长绿苔,半边生死尚花开。不须更问春深浅,人道咸平手种来。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其二
脱箨斑筠绿节明,霖收梅子麦寒轻。诸峰隔截高低树,忽听初蝉第二声。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鹦鹉曲·夷门怀古
梅花百咏 其三 杖头梅
梅花百咏 其二十三 移梅
鹦鹉曲 洞庭钓客
鹦鹉曲 黄阁清风
鹦鹉曲·才郎于*咸阳住
【双调】沉醉东风_缘结来生净
梅花百咏 其三十四 忆梅
鹧鸪天 赠珠廉秀 青楼集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其三
咏梅三十首 其十八 烟梅
【正宫】鹦鹉曲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其一
梅花百咏 其十 山中梅
梅花百咏 其二十 盆梅
梅花百咏 其二十九 剪梅
赠铁脚刘道人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宋道君鸂鶒图卷
咏梅三十首 其十五 雪梅
题米敷文楚山清晓图
鹦鹉曲 故园归计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其四
梅花百咏 其十四 鸳鸯梅
咏梅三十首 其二 早梅
梅花百咏 其二十四 疏梅
梅花百咏 其七 乍开梅
梅花百咏 其二十八 月梅
鹤骨笛
题赵鸥波高士图
鹦鹉曲 渔父
梅花百咏 其三十二 苔梅
梅花百咏 其十五 绿萼梅
梅花百咏 其三十五 廨舍梅
梅花百咏 其十七 东阁梅
梅花百咏 其十六 西湖梅
咏梅三十首 其五 岭梅
咏梅三十首 其九 新梅
咏梅三十首 其三 江梅
咏梅三十首 其二十一 千叶梅
鹦鹉曲·逃吴辞楚无家住
梅花百咏 其五 照镜梅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周曾秋塘图
题赵魏国双马图
鹦鹉曲 四皓屏
金莲川
咏梅三十首 其二十四 胭脂梅
梅花百咏 其三十六 前村梅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王鹏梅金明池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