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商怨 白鸡冠

清商怨 白鸡冠

明代 高濂

为怜三唱霜凝白。相对悲愁客。玉羽云翎,雪映书窗色。

不是樊笼标格。俨有意、无声拍拍。飞荡西风,恐升去旌阳宅。

诗人高濂的古诗

鹧鸪天 闻筝

明代 高濂

住月停云指下弦。牵情弹出更凄然。相思寄托无形字,掩泪空色背地怜。

声度曲,色当筵。银甲犹传未了言。云冷不飞花外恨,月明羞对梦中圆。

天仙子 其一 读书

明代 高濂

芸阁牙签散几筵。残灯夜雨竹炉边。坐来心到几千年。

怜雪案,叹韦编。残卷生平未了缘。

玉漏迟 通宵

明代 高濂

夜来人醉也,今宵灯月,恍然畴昔。云洗天空,三匝灯金月璧。

香飘越女吴姬,弄春声、秦箫楚笛。闹穰穰、玉宇尘飞,瑶阶人集。

更忘眠怜夜饮,醉月影西沉,漏声残滴。月色灯辉,百岁几番同得。

一度春光过了,增一遍、消磨堪惜。况明朝,风景又非今夕。

梅花令 茶梅

明代 高濂

澹粉轻匀。微红浅带嚬。叶较茶枝更绿,花却似、与梅浑。

傲霜开小春。轻霞浮翠云。最好此时花尽,喜相对、共温存。

天仙子 其七 写画

明代 高濂

恋霭山光几上摊。心胸写出水云寒。天机意匠许多般。

销白昼,寄清闲。泉石襟期在笔端。

步蟾宫 金桂

明代 高濂

兔窟分香云外落。碧玉枝、横黄金萼。西风吹雨细如丝,朱户重重卷帘箔。

姮娥为惜人间少。分花月色年年好。漏泄广寒宫殿秋,寒馥金波滴清晓。

乌夜啼 紫鸡冠

明代 高濂

翠凤分翎耸耸,紫丝刷羽层层。势逞风摇浑砂斗,雨急听疑鸣。

朱顶慢教鹤并,丹砂未许蜂争。啼霜不报人间晓,何意拟苍蝇。

浪淘沙 其七

明代 高濂

山冷白云秋。翠暖烟浮。黄花红叶满林邱。或驾轻车以寻壑,或棹孤舟。

禾黍刈田畴。芋栗全收。村村赛社竞歌讴。饱暖不知朝市贵,何忮何求。

风入松 其二 夏湖

明代 高濂

芰荷十里锦云联。照水争妍。山光四壁青如洗,看奇峰、高插云边。

接叶双双白鹭,穿花对对红鸳。

依依杨柳绿参天。竞噪新蝉。南薰馥馥襟怀爽,坐深松、嗽雾披烟。

琴弄山间明月,茶烹石上流泉。

小重山 映山红

明代 高濂

谁将颜色斗春工。珊瑚分细蕊、满山红。枝枝含笑向东风。

偏著意,乔木瓣孤松。

花瓣剪玲珑。山矾开作伴、结芳丛。踏青南陌恣游骢。

人攀折,低压鬓髼松。

醉桃源 夹竹桃

明代 高濂

小桃红粉竹边匀。想见酒家春。翠烟低压澹霞痕。

照眼色偏新。溪畔路,误渔人。花底翻令忆避秦。刘郎一去隔芳尘。

梦绕渭川云。

高阳台 重九

明代 高濂

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

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

芒鞋竹杖荷裳。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

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南乡子 素馨

明代 高濂

素质艳名姬。露屑风香著意培。不逊寒梅羞御粉,依依。

蟠向云鬟香独奇。

密翠似攒眉。月底轻扬玉缕衣。烟冢荒城迷路草,萋萋。

兴寄幽花抵自知。

烛影摇红 杜鹃

明代 高濂

咽露啼风,残春留得三更月。红巾绛焰占芳时,迸火风前热。

为想巴云楚水,洗不尽、枝头泪血。落日争明,残霞出艳,繁星当夕。

莫问兴亡,洛阳啼处曾悲客。哀魂犹尽怨当年,声里含凄切。

偏是春宵易晓,更莫遣、歌闲酒歇。满酬坞使,沉醉花王,鹤休占绝。

惜分钗 其一 即事

明代 高濂

桃花路。杨柳渡。一见魂惊几回顾。眼青青。脸盈盈。

口边欲笑,齿上吞声。轻。轻。

人去也。情难舍。无限芳心春引惹。枕儿单。被儿寒。

愁难摆脱,病害今番。看。看。

鹧鸪天 闺情

明代 高濂

星桥云锁路薶轮。孤枕残鸡梦里身。芳信不传天外雁,佳期偏隔月中人。

桃怯媚,柳含颦。僬悴难禁一两春。声断紫箫肠已断,不知犹有未招魂。

醉春风 题情

明代 高濂

娇惹游丝颤。笑掩齐纨扇。水边杨柳暮春时,见。见。

见。钿垂金凤,衫前彩云,裙拖白练。

不住口边念。赤紧心头恋。落花飞絮斗相思,怨。怨。

怨。心拴两地,意结三生,情牵一线。

山花子 山棠梨

明代 高濂

锦葩香吐萼垂垂。飞架东风紫绛帏。露底一枝攀折去,傍蛾眉。

弄影似争春有色,含娇祇怯径无媒。惯是东君妒长好,雨霏霏。

点绛唇 红榴

明代 高濂

笑日烧空,霞蒸艳色红然火。风翻电转,雨滴流珠颗。

映水珊瑚,透影穿帘箔。云鬟亸。一枝钗伴,爱杀双头朵。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中秋

明代 高濂

满月悬珠,轻云飘绮,苍山烟树横秋。向空中楼阁,高揭帘钩。

臂湿夜深玉露,笑声欢、人醉金瓯。逢时候,杯盘清夜,歌舞红楼。

堪酬。阴晴不定,见几番今夕,雾卷云收。喜对此佳景,且豁双眸。

猛忆彩鸾何处,便教人、兜地生愁。几时得,月圆人共,学凤凰游。

高濂

高濂

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对养生保健等方法,收辑甚备。另有《雅尚斋诗》。► 1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