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夏日雨后步至白石冈冈人争迎致知余卧前村姓

夏日雨后步至白石冈冈人争迎致知余卧前村姓

明代 高叔嗣

落日长原独客行,郊园暑歇正新晴。
林悬宿雨千村似,禾入凉飙从野平。
尊酒笑从田父饮,柴门静识古人情。
翻愁人拟陶元亮,前径初无五柳名。

诗人高叔嗣的古诗

被言后作

明代 高叔嗣

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
余生本顽疏,何取当年忌。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
分过每自惊,名微久知愧。
中岁反故丘,三载甘斥弃。
秉操苟不坚,出处成二致。
复此还京邑,长路果颠踬。
赫赫明圣朝,贤俊骈足次。
悬爵待天庭,但非通时器。
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

送皇甫博士重补曲周

明代 高叔嗣

辞邑初耽寂,攻诗每晏居。
贫家满坐客,闭户一床书。
襆被情何忝,腰章意已疏。
问君趋府处,高兴复何如。

襄县城东即事

明代 高叔嗣

春晴汝岸曲,夜雨襄祠东。
日出冥濛雾,天垂断续虹。
关梁临水闭,驰道与山通。
旦夕龙舆度,千城望幸中。

归自萧氏园作

明代 高叔嗣

到来日已暮,归去恋柴门。
空自山当舍,其如酒满尊。
心知柳叶长,愁见桃花繁。
立马一回首,令人思故园。

送别萧司勋

明代 高叔嗣

柴门夜语罢,惆怅出前林。
晓日孤村映,秋风落木深。
别来生白发,归去换思心。
还复茅檐下,朝朝鸟雀吟。

和汝南见过

明代 高叔嗣

晚日留仙辔,凉风劝客尊。
偶然击筑伴,依旧抱关门。
树落千重叶,蓬吹万里根。
病身一如此,谁念在孤村。

秋情

明代 高叔嗣

凉风吹庭树,萧然已暮秋。
岁运空云往,客行胡久留。
良时每易失,微志果难求。
余光傥可积,但恐成山丘。

与客游宋戴楼城门九老泉上

明代 高叔嗣

草郤相携处,田家水郭间。
林风动衣带,泉色照容颜。
软草留堪坐,芳花折与还。
春城一散罢,车马更难攀。

次韵田水南见过之作

明代 高叔嗣

夜雪连穷巷,朝来片日晖。
故人停驷马,问我掩双扉。
自出知谁是,相看能尔稀。
家僮酿酒熟,猎伴射禽归。
草具成宾馔,木绵对客衣。
岁寒心不浅,日暮意难违。
客兴催花发,农功候鸟飞。
期君前浦泮,预指钓鱼矶。

驾出

明代 高叔嗣

帝出南郊日,言观黄屋尊。
选神役风伯,徙乐具《云门》。
驰道青阳丽,斋宫紫气屯。
九朝祠礼秘,归待从臣论。

移树道上

明代 高叔嗣

春园就芜秽,杂树生蒙密。
不知雨露功,长养何多术。
娑婆使人怜,斩伐终余恤。
乘时聊徙植,于以托吾室。
交生两相当,列映直如一。
转令门巷新,遂放鸡豚出。
修修原上风,团团村边日。
纷吾本蹇劣,兼尔抱忧疾。
敢学成都桑,而谋荆州橘。
愿及垂阴成,初志傥此毕。

逢李淮安

明代 高叔嗣

怅别各千里,忽逢指寸心。
明镫不自意,故国乃相寻。
寒馆鸣秋雨,高城结暮阴。
胡为畴昔愿,江海尚如今。

扬州门主人

明代 高叔嗣

空林一叶落,茅屋几家秋。
对酒凉风至,开帘古树幽。
相看还自笑,欲去为谁留。
正此夷门下,休猜姓是侯。

春夕同李考功道旧

明代 高叔嗣

下马春庭夕,明灯夜雨深。
人多新岁感,日有故园心。
磨灭名题柱,凄凉卖赋金。
十年同省旧,谁念各如今。

中秋同栗梦吉饮

明代 高叔嗣

罢酒俱不乐,开帘望北轩。
寒星出户少,秋露坠衣繁。
散步怜新咏,平居想故园。
空庭今夜月,客思岂堪言。

安肃县寺病居汉阳董玄亮见过时董奉使还阙

明代 高叔嗣

门前易水路,下马汉阳人。
野寺天晴雪,他乡日暮春。
相逢一尊酒,久别满衣尘。
不惮王程急,应怜伏枕身。

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

明代 高叔嗣

厌事尝疑抛县印,之官又见向儒宫。
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
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
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

沁州张源铺

明代 高叔嗣

去国三年意,还家此日心。
天寒客路永,日暮众山深。
沙塞人偏老,风霜马不禁。
如何更万里,投迹楚江阴。
入楚稿

再调考功作

明代 高叔嗣

引疾三上书,微愿不克谐。
徙官复在兹,心迹一何乖。
轩裳日待旦,阊阖凌云排。
入属金马籍,出与群龙偕。
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
但惜平生节,逾久浸沉埋。
既妨属者途,谁明去矣怀。
鸟迷思故林,水落存旧涯。
唯当寻素业,归卧守荆柴。

汉江春日

明代 高叔嗣

汉皋微雨点人衣,江路南冲雁北归。
寓目不堪愁远涉,投身方自愧高飞。
缆牵蘅杜多春气,船泊云霞变夕晖。
未许笠蓑同楚父,来逃荣禄守渔矶。
轶稿
高叔嗣

高叔嗣

(1502—1538)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