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壬辰生子

壬辰生子

明代 高叔嗣

客贺当长至,渠生履岁和。
更衣起自庆,醉酒坐同歌。
身世浮沉甚,田园芜秽多。
吾今只若此,知尔复如何。

诗人高叔嗣的古诗

逢李淮安

明代 高叔嗣

怅别各千里,忽逢指寸心。
明镫不自意,故国乃相寻。
寒馆鸣秋雨,高城结暮阴。
胡为畴昔愿,江海尚如今。

九日登城楼宋故都门

明代 高叔嗣

佳节倚秋城,朋曹晚相逐。
窃怜坎廪心,暂寓登临目。
日落故乡杯,霜寒游子服。
百里览山河,千年看陵谷。
生欣盛时康,追叹亡王促。
帝功颓九五,霸气消百六。
犹能识宫观,但见登樵牧。
纵酒在高楼,悲歌对乔木。
身同司马病,怀异步兵哭。
举头望长天,万里来鸿鹄。
默寻阶除降,独去归茅屋。

安肃县寺病居汉阳董玄亮见过时董奉使还阙

明代 高叔嗣

门前易水路,下马汉阳人。
野寺天晴雪,他乡日暮春。
相逢一尊酒,久别满衣尘。
不惮王程急,应怜伏枕身。

中秋同栗梦吉饮

明代 高叔嗣

罢酒俱不乐,开帘望北轩。
寒星出户少,秋露坠衣繁。
散步怜新咏,平居想故园。
空庭今夜月,客思岂堪言。

春夕同李考功道旧

明代 高叔嗣

下马春庭夕,明灯夜雨深。
人多新岁感,日有故园心。
磨灭名题柱,凄凉卖赋金。
十年同省旧,谁念各如今。

阳曲湾作二首

明代 高叔嗣

闲庭芳草日分长,疏雨高槐夏转凉。
一片乡心千里目,青山无数晚苍苍。

移树道上

明代 高叔嗣

春园就芜秽,杂树生蒙密。
不知雨露功,长养何多术。
娑婆使人怜,斩伐终余恤。
乘时聊徙植,于以托吾室。
交生两相当,列映直如一。
转令门巷新,遂放鸡豚出。
修修原上风,团团村边日。
纷吾本蹇劣,兼尔抱忧疾。
敢学成都桑,而谋荆州橘。
愿及垂阴成,初志傥此毕。

答谷司仆见问

明代 高叔嗣

幸自返中园,非关逃微禄。
方因疾病余,黾勉供樵牧。
春至东郭田,夏来北林木。
时从远原上,日纵平郊目。
野老逢与言,道书间能读。
何为共世人,无事相追逐。
劳君问出处,日暮掩茅屋。

送管平田先生颁封秦府归省

明代 高叔嗣

五等周分国,三王汉世家。
日闻敦帝族,时见遣皇华。
剪土仍鹑首,疏邦自犬牙。
秦关通使节,灞水渡征车。
过邑恩难屡,堂登礼更嘉。
何如北山客,行役动长嗟。

友人设饮病不赴

明代 高叔嗣

荒村犹病卧,空愧故交深。
复有高堂宴,无如伏枕心。
寒郊悬日影,平楚带秋阴。
向夕东城望,宁知伫立吟。

宿香山僧房

明代 高叔嗣

遽愁春草歇,驱马春山中。
夜宿香深处,闲谭梦复同。
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
明日西行去,回望此寺东。

谷司仆田黄门诸公见过

明代 高叔嗣

山林高士驾,鸡黍野人心。
不避家贫馔,难忘岁暮寻。
寒城云际拥,晴树雪中深。
谁念平生意,幽栖独至今。

量移湖南用文谷韵

明代 高叔嗣

岁暮边隅客,归来见此身。
马蹄穿欲尽,虎穴到为邻。
漳水经涂旧,湘潭去路新。
我生岂断梗,逐处任飘沦。

斋居偶题

明代 高叔嗣

自免知何病,重来尚此身。
愁多长畏客,官拙竟随人。
日销空庭印,风添满儿尘。
山田薄亦好,不去岂关贫。

送别家兄张掖门时谪开州

明代 高叔嗣

垂泣一相送,临途无限情。
功名何物是,流落此心惊。
梦里窥乡树,愁边滞帝城。
终朝谁复语,犹去恋尘缨。

初秋谷司仆杏山别业

明代 高叔嗣

田庐元自接,谈笑竟相从。
是日当农暇,秋风动客容。
开尊临积水,解带挂常松。
欲去城东陌,留连听暮钟。

霍开府载酒见过

明代 高叔嗣

列坐青郊映,容门画戟雄。
晴原猎骑外,春草舞筵中。
玉珮邀皆至,金尊狎与同。
无将灌园意,错讶楚三公。

酬左舜齐林中冬夕见寄之作(二首)

明代 高叔嗣

携手自京都,归心乃畴昔。
岂不恋明恩,久持金门戟。
今日故园身,残岁空堂夕。
含情亦何言,尘耒挂东壁。

送别德兆武选放归

明代 高叔嗣

燕郊秋已甚,木叶乱纷纷。
失路还为客,他乡独送君。
罢归时共惜,弃置古常闻。
莫作空山卧,令人望白云。

元日同谷子延赋

明代 高叔嗣

雄都盛宾客,车马争驰骛。
芳辰启初年,宴饮多所务。
不知灌园身,何为迷方误。
郊馆抗空壑,山扉启峻路。
良朋平生欢,就我今朝步。
城因并舍登,径为穿林度。
微阴原上明,片日云中露。
青霞照深池,白雪停幽树。
共贪岁欲新,不厌日旋暮。
农田方在兹,君岂数能顾。
高叔嗣

高叔嗣

(1502—1538)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