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岁暮作

岁暮作

明代 高叔嗣

旦夕兹岁改,萧条旅思多。
云物媚晴宇,气候属妍和。
峥嵘新阳至,故景实蹉跎。
感时岂不怀,二纪倏焉过。
栖身惭择木,望道叹伐柯。
如匏吾自系,匪玉孰为磨。
有发日就长,心短独若何。
但云毕夙志,唯力岂知他。

诗人高叔嗣的古诗

权店晚行

明代 高叔嗣

孤城吹角罢黄昏,归马萧萧向驿门。
衰柳更添霜后色,残流初耗雨余痕。
求田未果青山愿,出守仍衔紫禁恩。
转入乱峰行不进,投身空馆寂无言。

寄亳州薛考功

明代 高叔嗣

少年不识字,持戟仕金门。
万事蹉跎岂自料,一官憔悴与谁言。
上书昨日辞天子,还从阙下归田里。
束缚始自重为人,激昂尚欲酬知己。
不悟名轻世果然,翻嫌计晚身如此。
便尔深林学遁栖,家贫那免伏耕犁。
腰镰暮向夷门北,倚仗朝过莘野西。
伐木手营一茅宇,披榛力灌几药畦。
箧中笔砚无时把,肘后诗书坐懒题。
往往顽痴众所疑,悠悠端合困明时。
闻君解语五千字,宅畔仙窟定所知。
此日低头应笑我,平时开口却为谁?

简子阳廷评

明代 高叔嗣

终日祇缘此,微官奈若何。
世情堪叹息,身计任蹉跎。
客鬓凉风早,乡心夜雨多。
故交谁复在,无厌数来过。

秋情

明代 高叔嗣

凉风吹庭树,萧然已暮秋。
岁运空云往,客行胡久留。
良时每易失,微志果难求。
余光傥可积,但恐成山丘。

与王庸之饮

明代 高叔嗣

旅舍背都门,春风酒一尊。
坐看芳草路,回忆故山村。
为客谁称意,逢人未敢言。
留君须醉倒,无奈日黄昏。

岁暮答许武部廷议怀归

明代 高叔嗣

掩閤日愁晚,他乡岁已深。
未能逃世网,岂是恋朝簪。
以我不如意,怜君同此心。
故园春事及,归路傥相寻。

被言后作

明代 高叔嗣

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
余生本顽疏,何取当年忌。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
分过每自惊,名微久知愧。
中岁反故丘,三载甘斥弃。
秉操苟不坚,出处成二致。
复此还京邑,长路果颠踬。
赫赫明圣朝,贤俊骈足次。
悬爵待天庭,但非通时器。
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

送别永之

明代 高叔嗣

怜君方迁戍,况我婴愁疾。
一别若流云,相从竟何日。
生平托交游,弱冠弄篇帙。
书愿藏名山,功期铭石室。
安知事不就,跌宕情如一。
已矣复谁陈,今亦反蓬荜。

送别德兆武选放归

明代 高叔嗣

燕郊秋已甚,木叶乱纷纷。
失路还为客,他乡独送君。
罢归时共惜,弃置古常闻。
莫作空山卧,令人望白云。

酬左舜齐林中冬夕见寄之作二首 其一

明代 高叔嗣

霜叶落渐空,暝鸟飞俱罢。出门岁已阑,倚树人方暇。

映月眺烟郊,了自见茅舍。下有饭牛朋,商歌满初夜。

归自萧氏园作

明代 高叔嗣

到来日已暮,归去恋柴门。
空自山当舍,其如酒满尊。
心知柳叶长,愁见桃花繁。
立马一回首,令人思故园。

送抑之侍御谪兴国

明代 高叔嗣

别离无奈客心烦,直道南迁荷主恩。
临路加餐好自爱,平居握手更何言。
连山楚雨迷官舍,隔县乡音认故园。
君到江州定回首,同游霄汉几人存。

和汝南见过

明代 高叔嗣

晚日留仙辔,凉风劝客尊。
偶然击筑伴,依旧抱关门。
树落千重叶,蓬吹万里根。
病身一如此,谁念在孤村。

逢李淮安

明代 高叔嗣

怅别各千里,忽逢指寸心。
明镫不自意,故国乃相寻。
寒馆鸣秋雨,高城结暮阴。
胡为畴昔愿,江海尚如今。

初去都夜

明代 高叔嗣

泛舟当日落,解佩及春归。
病比相如是,情方叔夜非。
暖云蒸海气,残月吐洲晖。
今夕孤怀客,谁云伴少微。

观游人

明代 高叔嗣

大道通游游,倾邑出车马。
玉管移高堂,金鞭临旷荡。
尽踏芳草中,时歌花树下。
浩荡春思盈,留连莫愁写。
回看岩石间,憔悴躬耕者。

行至车骑关河南界尽处与亲知别

明代 高叔嗣

山河未可尽,行处与春长。
驿路沙俱白,关门柳欲黄。
亲知还自反,离别各相望。
且缓征车发,中心恋故乡。

送皇甫博士重补曲周

明代 高叔嗣

辞邑初耽寂,攻诗每晏居。
贫家满坐客,闭户一床书。
襆被情何忝,腰章意已疏。
问君趋府处,高兴复何如。

与客集和氏园

明代 高叔嗣

惟君游每接,自余居多暇。
留连上客筵,款曲中园驾。
赋诗芳泉侧,举爵茂阴下。
放心安知忧,携手不能罢。
日气淡将夕,云影垂方夏。
为农信可欢,世自薄躬稼。

送别萧司勋

明代 高叔嗣

柴门夜语罢,惆怅出前林。
晓日孤村映,秋风落木深。
别来生白发,归去换思心。
还复茅檐下,朝朝鸟雀吟。
高叔嗣

高叔嗣

(1502—1538)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